文档介绍:肿瘤放射治疗基本方法
第1页,此课件共39页哦
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十大死亡
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心脏病
呼吸系统疾病
损伤及中毒
消化系统疾病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
泌尿及生殖系统疾A直接发生作用, DNA本身的原子可以被电离或激发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物变化的事件,这被称为辐射的直接作用。
第8页,此课件共39页哦
第9页,此课件共39页哦
肿瘤放射治疗
放射物理
放射生物
临床肿瘤学
放射治疗的基础
第10页,此课件共39页哦
临床肿瘤学知识
放射肿瘤医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及经验,并能处理放射治疗前、中、后的临床问题。
二. 临床放射物理知识
放射治疗是用射线治疗肿瘤, 因此必须具有射线的物理知识。
肿瘤放射生物学的最基本目的是解释照射以后所产生的现象并建议改善现在治疗的战略。
第11页,此课件共39页哦
放射治疗是局部或区域治疗,并非全身治疗。
第12页,此课件共39页哦
电子束百分深度量
第13页,此课件共39页哦
各种能量光子射线百分深度量
第14页,此课件共39页哦
放射治疗目的
给肿瘤均一、高剂量,
而周围正常组织最小的剂量、最小的损伤.
达到既根治肿瘤又保存较好生存质量
第15页,此课件共39页哦
放射线的照射方法
体外照射:放射源距病人有一定距离
体内照射:放射源直接置入被治疗的组织内如后装放疗、放疫治疗等
第16页,此课件共39页哦
放射治疗的适应证
头颈部鳞癌
胸部肿瘤
乳腺癌
淋巴系统肿瘤
消化道肿瘤
泌尿道肿瘤
神经系统肿瘤
骨肿瘤
某些良性疾患:嗜酸性肉芽肿、某些血管瘤、瘢痕疙瘩、前列腺肥大、强直性脊柱炎等
第17页,此课件共39页哦
放射治疗禁忌证
严重合并症,如心衰、糖尿病等、×109/L,血小板低于50×109/L
恶病质、昏迷病人,有大量胸水,有可能导致穿孔及大出血者
放疗中度敏感肿瘤,足量照射后又原位复发的
对放疗中度敏感肿瘤已有远处转移者
放疗不敏感肿瘤应列为相对禁忌证
第18页,此课件共39页哦
放射治疗的分类
根治性放疗:适用于Ⅰ、Ⅱ期及部分Ⅲ期病例,用根治量。
姑息性放疗:常适用于晚期肿瘤及转移灶,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辅助治疗:与共它方法联合使用。
第19页,此课件共39页哦
放射治疗的实施步骤
明确诊断
决定治疗方式
设计治疗方案
利用模拟机对治疗方案进行模拟和难验证
按治疗计划执行
放疗中每周检查一次病人
治疗结束时对病人进行全面检查
第20页,此课件共39页哦
放射生物学
主要研究与肿瘤放射治疗有关的生物现象。
一、放射线的直接、间接作用
1、直接作用:电离和激发,可破坏DNA
2、间接作用:内环境的水受电离后产生自由基,再与其它分子结合,产生对DNA分子有破坏的物质
第21页,此课件共39页哦
二、细胞增殖周期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
细胞周期 G1 S G2 M G0
M期最敏感,S期最不敏感
快中子照射时最敏感和最抗拒期之间的放射敏感性的差别缩小
生长速度快、生长分数及细胞更新率高的肿瘤对放射较敏感
第22页,此课件共39页哦
影响肿瘤放射敏感性的因素
1、细胞动力学与放射敏感性:
放射敏感性与细胞分裂的活跃性成正比。临床上也就是说:生长快的肿瘤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高。
第23页,此课件共39页哦
人体肿瘤细胞动力学与放射敏感性
组织类型 倍增天数 放射致死量
睾丸精原细胞瘤 27 2500~3000
恶性淋巴瘤 29 3500~4000
鳞状上皮癌 58 6000~7000
腺癌 83 6000~8000
第24页,此课件共39页哦
二、氧效应
细胞内氧含量是影响放射敏感性的主要因素,氧存在是可形成有机的过氧化物,从而使照射物质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并使放射损伤不能修复(放射损伤的“固定“作用)
第25页,此课件共39页哦
氧张力与放射敏感性
当细胞内氧张力低,细胞内缺氧,这种细胞就是临床上所说的乏氧细胞,乏氧细胞对放射治疗敏感性低。
第26页,此课件共39页哦
临床上我们曾经遇到这样两个病人,都是一个病理类型的肺癌,差别只是病变的大小,一个是3公分,另一个是6公分,小病灶在放射治疗剂量达到4000CGY时就缩小一半,而6公分的大病灶到6000CGY时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