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药物外渗的原因及对策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5页
主要内容
一、临床常见特殊药品使用注意事项
二、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
三、药物外渗的临床分期
四、药物外渗的预防
硬结和脂肪萎缩,
影响药物吸收疗效。
(5)静脉输注应严格注意用量:4U=。
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5页
(三)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与剂量过大或(和)饮食失调有关,表现有头晕、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应及时检测血糖,根据病情进食糖果、含糖饮料或静脉注射50%Gs20~30ml。
:表现为注射部位骚痒、继而出现荨麻疹样皮疹,须立即更换胰岛素制剂种类,对症治疗。
,停止使用该部位后可缓慢自然恢复。
、血糖变化。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5页
六、α、β受体激动药
(一)常用药物:肾上腺素、多巴胺、麻黄碱等。
(二)用药注意事项:剂量过大或滴注太快可致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肾功能下降,静滴外漏也可引起局部血管收缩而发生缺血性组织坏死。
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5页
七、氯化钾
其针剂为10ml/支10%的溶液,主要用于低血钾症和调节电解质平衡。常用静滴,一般用5%~%,速度宜慢!!
钾离子是维持细胞新陈代谢、细胞内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肌肉收缩、心肌收缩所必需。因此血钾浓度必须维持在正常的水平范围内。
10%氯化钾未经稀释绝对不能静脉注射!!!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5页
(一)补钾原则:
,如氯化钾、枸橼酸钾等;,常用的针剂为10%Kcl,应稀释后经静脉滴注,禁止直接推注,以免血钾突然升高,导致心跳骤停;:一般以尿量超过40ml/h或500ml/d方可补钾。:依血清钾水平,每天补钾60~80mmol(,约需补充氯化钾3~6g/d);(%);~40mmol/h(60滴/分)。
(二)给药注意事项:
,加药时注意用量。一般临床开药是250ml液体中加入kcl 7ml或者500ml中加入15ml,我们所用的是一支10Ml的,加药时切忌一支抽吸到底,全部加入。
。
、询问患者感觉。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5页
八、化疗药物
(一)常用药物:5-Fu(氟脲嘧啶)、环磷酰铵、丝裂霉素C、放线菌素D、长春新碱等。
(二)副作用:分局部反应(如局部组织坏死、栓塞性静脉炎等)和全身性反应(包括消化道、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皮肤和粘膜反应、神经系统、肝功能损害、心脏反应、肺毒性反应、肾功能障碍及其他反应等)。远期毒性反应主要是生殖功能障碍及致癌作用、致畸作用等。
(三)局部血管反应及其注意事项:注射给药时药液渗漏,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这不仅严重妨碍化疗药物的顺利输入,也为病人今后的治疗和抢救设置了障碍,故化疗时应注意: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5页
。选择静脉时应注意:先远端静脉后近端静脉,逐步向上移行。四肢静脉应有计划地交替使用,避免使用无弹性的静脉。若药物刺激性强,剂量大时,宜选用大血管给药。强调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避免穿透血管,注射结束后轻压血管数分钟,以防药液外渗或发生血肿。
,确定针头在静脉内方能注入药物,药物输完后再用生理盐水10~20ml冲洗后拔针,以减轻药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
,立即停止注入,不要拔针,由原部位抽吸3~5ml血液以除去部分药液,%碳酸氢钠5ml后拔针,局部冷敷后再用25%MgSO4湿敷,也可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5页
九、甘露醇
静脉滴注时严防漏出血管外!!
可引起局部组织肿胀,漏出较多时可引起组织坏死!
(一)作用:
:口服甘露醇不吸收,只发挥泻下作用,常用20%高渗注射液静脉注射。
:静脉滴注高渗甘露醇后,一般在10min左右起效。
(二)注意事项:
,尿闭者。
,250ml需在30~45min内输入。但注射太快可引起头痛、眩晕和视力模糊。
,所以必须强调穿刺入血管,一旦发生外渗,须立即拔针,重新穿刺。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