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形式与政策》社会实践调研.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形式与政策》社会实践调研.doc

上传人:实用文库 2014/1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形式与政策》社会实践调研.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形式与政策》社会实践
殷昭辉
课程名称: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结题报告总述: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资源,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随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山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幅增加,各地由此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土地使用分散、闲置、流动性差,甚至出现了抛荒现象,这一问题已成为新时期影响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制约农业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的主要障碍。正确认识我市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势和发展趋势,强化政府服务职能,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发展规模经营,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郑州市十二个县(市)区普遍成立“土地流转中心”,乡镇办事处成立“土地流转服务站”,全市通过建立完善土地流转管理机构,积极推动土地的规模化流转,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与现代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民增收。那么,目前为止郑州市土地流转的实际现状如何?制约和影响土地流转的主要问题和因素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新密、中牟等四县(市)的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深度调研,对郑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流转的主要类型、流转的主要做法等方面的问题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并在借鉴全国其他地区土地流转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郑州市土地流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之策。
从今年年初开始。我市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在全市农村开展了“规范、有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以完善、土地流转合同,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合同档案管理为目的,着力抓好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和排查问题、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整改和建章立制几个阶段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郑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状况与特点
,但主要以转包和出租为主
通过对新密、中牟等县(市)土地流转的调研发现,总体上来看,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流转正成为近年来农村的新热点,民间土地流转日益活跃,但主要以转包和出租为主。这两种方式占土地流转面积的80%以上,其中八成以上的流转是农民自发组织的,多数农民的土地流转都是在亲戚、邻居、熟人和好友之间进行的小规模流转。转包和出租都能够保证土地与原农户的承包关系,一方面说明农户的流转比较谨慎,土地仍然是其最根本的保障来源;另一方面也说明土地流转还处于自由发展的阶段,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
,但速度呈增长趋势
从调查来看,郑州市的土地流转市场并不健全,相当部分的农村土地依然处于零星流转状态。但是从总体来看,最近三年的自发式的土地流转增速较快,2007年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与2005年相比,,%。土地流转期也在逐渐延长。2005年土地流转期限10年(含10年),占流转面积的56%;2007年土地流转期限为10年(含10年),%。同时土地转出户多于转入户,说明土地的集中程度在进一步增强。
,流转主要依靠示范带动作用
在土地流转的初期,农户害怕承担风险,较为消极,多采取等待观望态势。在看到种养大户、龙头企业或者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土地流转取得规模效益后,才主动进行流转,形成一种“跟风”效应。通过示范作用虽然可以推动土地流转,但是因为反应的迟缓,很多村民看到迟来的示范效益后,会不断地要回已经出租的土地自己耕种,这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