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地震应急常识.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震应急常识.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6/12/29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震应急常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震应急常识第一部分地震的基本常识一、地震的基本常识(一) 什么是地震一般指地壳的天然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等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 500 万次,其中能感觉到的有 5 万多次,能造成破坏性的 5 级以上的地震约 1000 次,而 7 级以上有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十几次。(二) 有关地震的几个概念 1、纵波和横波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每秒钟传播速度 5-6 千米,能引起地面上下跳动;横波传播速度较慢,每秒 3-4 千米, 能引起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衰减快,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只感到水平晃动。在一般情况下,地震时地面总是先上下跳动,后水平晃动,两者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可根据间隔的长短判断震中的远近,用每秒 8 千米乘以间隔时间可以估算出震中距离。 2、震源和震中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正对着的地面,叫”震中”。震中附近震动最大,一般也是破坏性最严重的地区,也叫”极震区”。从震中到震源的垂向距离,叫”震源深度”。在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距”。在地图上,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通常根据震源的深浅,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 70千米)、中源地震(震源深度 70-300 千米)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 300 千米)。全世界 95% 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 5-20 千米上下。 3、震级和烈度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表示,它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面地动位移,按一定的物理-- 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震级是地震强度大小的度量,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震级每差 级,能量相差大约 32 倍。小于 级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 - 级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有感地震;大于 级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破坏性地震。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传播到地面,会给地面各种物体造成不同的破坏现象。通常把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或影响的程度叫烈度, 它由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形地貌改观等宏观现象来判定。许多国家采用地面运动加速度值来表示地震烈度,一般在设定的不同地点安装加速度仪,直接记录当地的地面运动参数。地震烈度的大小,受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地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我国目前使用的地震烈度共分为 12 度, 5 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 1976 年唐山 级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 11-12 度,北京、天津的烈度则为 6-7 度。(三) 地震的种类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由人类活动(如开山、开矿、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统称为天然地震。天然地震按成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构造地震因为地壳运动引起地壳构造的突然变化,地壳岩层错动破裂而发生的地壳震动,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地震。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的力,这种作用在地壳单位面积上的力,叫地应力。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其中以波的形式传到地面,这就是地震。世界上的 90% 以上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强烈的构造地震破坏力很大,是人类预防地震灾害的主要对象。 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叫火山地震。这种地震一般较小,造成的破坏也极少,并且只占地震总数的 7% 左右。目前世界上大约有 500 座活火山,每年平均约有 50 起火山喷发。我国的火山主要分布在东北黑龙江、吉林省和西南的云南等省。近代活动喷发的有黑龙江省的五大莲池、吉林省的长白山、云南省的腾冲及海南岛等地的火山。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产物,往往互有关连。火山爆发有时会激发地震的发生,地震若发生在火山地区,也常会引起火山爆发。 1960 年5月 22 日智利发生 级大地震, 48 小时后就使沉睡了 55 年之久的普惠山火山复活喷发,火山云直冲 6000 米高空,蔚为壮观。 1988 年我国在黑龙江省五大莲池市建立了第一个地震火山监测站,开展火山及地震的观测研究。 3、陷落地震由于地下水溶解了可溶性岩石,使岩石中出现空洞并逐渐扩大,或由于地下开采矿石形成了巨大的空洞,造成岩石顶部和土层崩塌陷落,引起地震,叫陷落地裂。这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 3% 左右,震级都很小。矿区陷落地震最大可达 5 级左右,我国曾发生过 4 级的陷落地震。虽然陷落地震的震源浅,但对矿井上部和下部仍会造成较严重的破坏,并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应引起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