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2
一、常见物质的别离、提纯和鉴别 2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别离。 2
2、化学方法别离和提纯物质 3
3、物质的鉴别 4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5
三、化后进展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 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别分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别离I
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别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别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展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别离方法(见化学根本操作)进展别离。
用化学方法别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别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参加过量的别离试剂,在多步别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可以把前面所参加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以下方法进展别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 (2)生成气体法 (3)氧化复原法 (4)正盐和和酸式盐互相转化法 (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 (6)离子交换法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序号
原物
所含杂质
除杂质试剂
主要操作方法
1
N2
O2
灼热的铜丝网
用固体转化气体
2
CO2
H2S
CuSO4溶液
洗气
3
CO
CO2
NaOH溶液
洗气
4
CO2
CO
灼热CuO
用固体转化气体
5
CO2
HCI
饱和的NaHCO3
洗气
6
H2S
HCI
饱和的NaHS
洗气
7
SO2
HCI
饱和的NaHSO3
洗气
8
CI2
HCI
饱和的食盐水
洗气
9
CO2
SO2
饱和的NaHCO3
洗气
10
炭粉
MnO2
浓盐酸(需加热)
过滤
11
MnO2
C
—-----—-
加热灼烧
12
炭粉
CuO
稀酸(如稀盐酸)
过滤
13
AI2O3
Fe2O3
NaOH(过量),CO2
过滤
14
Fe2O3
AI2O3
NaOH溶液
过滤
15
AI2O3
SiO2
盐酸`氨水
过滤
16
SiO2
ZnO
HCI溶液
过滤,
17
BaSO4
BaCO3
HCI或稀H2SO4
过滤
18
NaHCO3溶液
Na2CO3
CO2
加酸转化法
19
NaCI溶液
NaHCO3
HCI
加酸转化法
20
FeCI3溶液
FeCI2
CI2
加氧化剂转化法
21
FeCI3溶液
CuCI2
Fe 、CI2
过滤
22
FeCI2溶液
FeCI3
Fe
加复原剂转化法
23
CuO
Fe
(磁铁)
吸附
24
Fe(OH)3胶体
FeCI3
蒸馏水
渗析
25
CuS
FeS
稀盐酸
过滤
26
I2晶体
NaCI
—-——-———
加热升华
27
NaCI晶体
NH4CL
—-——-——-
加热分解
28
KNO3晶体
NaCI
蒸馏水
重结晶。
3、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根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响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展判断、推理。
检验类型
鉴别
利用不同物质的性质差异,通过实验,将它们区别开来.
鉴定
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检验出该物质的成分,确定它是否是这种物质。
推断
根据实验及现象,分析判断,确定被检的是什么物质,并指出可能存在什么,不可能存在什么。
检验方法
①
假设是固体,一般应先用蒸馏水溶解
②
假设同时检验多种物质,应将试管编号
③
要取少量溶液放在试管中进展实验,绝不能在原试剂瓶中进展检验
④
表达顺序应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原理(写方程式)
① 常见气体的检验
常见气体
检验方法
氢气
纯洁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氧气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氯气
黄绿色,能使潮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NO2也能使潮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氯化氢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潮湿的蓝色石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