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34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docx

上传人:zhangshut 2022/3/26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一、概述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也越来0~40cm。
(4)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混凝土不易振实,过长可能使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至30秒,
使用高频振动器时也不宜小于10秒,应使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水泥砂浆为宜。
(5)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不得进行振捣,让混凝土塌落度损失一部分,目的是让混凝土在低流动状态下被振捣,减少混凝土流淌的坡度,缩小作业面,有利于防止施工冷缝的发生。本次混凝土浇注
终凝时间控制在6小时,所以混凝土入模后45分钟内可不振捣。
(6)混凝土浇捣至设计要求标高后,由粉刷工用刮尺刮去表面
浮浆,接近初凝(混凝土有一定的硬度,用手握有明显痕迹)时,木抹搓抹,终凝前进行二次搓抹,减少裂缝出现。
5、材料要求:
在混凝土浇注前,商品混凝土厂家必须提供全部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复验报告以及混凝土配合比。
(1)原材料
水泥:,要求水泥有专库储存,贮存期不短于14天,以保证水泥的安定性。外加剂:选用高效减水剂,在做试配前,必须首先测定其减水率、相容
性、缓凝时间以及对强度的影响情况等各项指标,以便有效降低水
化热,调整水化热的峰值时间,防止裂缝发生提高抗渗性。砂、石:选用中砂(汶河)和碎石(道朗),,含泥量
小于2%,石子含泥量小于1%。其它指标应符合GB/T14684-93和GB/T14685-93的要求。
粉煤灰:选用I级粉煤灰。
(2)混凝土坍落度要求:
混凝土入模坍落度要求为140—160mm,初凝时间〉6小时。
6、技术措施:
(1)混凝土水化热计算:根据所用的水泥、外加剂的混凝土试配结果以及自然温度等条件,。计
算公式如下:
T=T0+WXQXK/CXR=5+=。
T——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Q——水泥水化热
W——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C-一混凝土的比热
R-一混凝土的容重K-―温度系数
T0---混凝土入模温度
(2)保温养护措施:根据计算出的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覆盖
厚度以及以往施工经验,为保证混凝土表面温差小于25C,可采用覆膜与覆盖草帘相结合的方法,来满足温差要求,即在混凝土分段浇注,分段二次搓平完成后,首先覆盖一层薄膜,然后覆盖一层草帘。
如超过25C,说明保温措施不满足要求,采取覆盖薄膜蓄水保温养
护(1层薄膜+5cm常温水),预计混凝土水化热在混凝土浇筑3天后出现峰值(具体时间可由测温点读得),养护总时间不得少于14
天,防止出现温度裂缝。室内蓄水养护借助基础上翻300mm高外墙作为围挡,在电梯及集水坑处粉刷水泥砂浆台阶阻水,蓄水保温养
护;室外基础外伸筏板处,在其边缘粉刷水泥砂浆台阶阻水,蓄
水保温养护。蓄水保温养护期间,测温工作紧随着进行观察。蓄水养护满7天后,筏板基础改用覆盖洒水养护。
(3)混凝土供货措施:严格控制原材料和配合比,派专人到厂家搅拌现场负责监督质量和协调供应速度。
(4)模板:筏板外侧四周上翻的300mm高外墙用吊模,直经12对拉螺栓,周圈外墙在车库内,外墙对拉螺杆可不焊止水环。
(5)钢筋架立与绑扎:因筏板上下层钢筋间距大,且上层钢筋
重量大,为保证面层钢筋的稳定和定位准确,用直经18的钢筋做马
凳,。底层和面层钢筋按翻样单编号挂牌,对号绑扎。为保证上部插筋位置正确,用经纬仪将上部柱、墙的轴线,引到面层钢筋上。插筋保证位置正确后,四周点焊固定于筏板面筋上。
(6)后浇带施工:模板采用直经14钢筋纵向间距150MM的骨架,内设一层钢板网一层密目网的方法;混凝土按设计要求在同
层结构施工经束二个月后施工。
7、注意事项
(1)施工道路修整:现场施工通道应重新修整平整及压实,规
划出混凝土输送车的停车区、拖式泵的卸料,应特别注意保持基坑边坡的稳定,各种机械不可距基坑过近,浇注前可通过试压来确定,并定人负责边坡稳定性观察。
(2)施工机械检修:拖式泵、振捣器等机具,施工前都应进行
认真彻底的检修,并根据机械状况备足备用件及振捣器,机修工定出应急维修措施。
(3)施工用电:提请甲方与供电部门沟通,确保混凝土浇注期间的正常供电。场内电路要安全,配电盘引至作业面,保证电缆线不发生绞缠、拉扯,防止相互影响或漏电。
(4)工作交接:接班的管理与操作人员应提前进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