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旅夜书怀带答案.doc

格式:doc   大小:3,838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旅夜书怀带答案.doc

上传人:才艺人生 2022/3/26 文件大小:3.7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旅夜书怀带答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旅夜书怀带答案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
旅夜书怀带答案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诗人由华州解职离成都去重庆途中。
1、这首诗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只有孤立突兀的桅杆和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长夜。首联营造了孤独凄冷的氛围。暗示了作者的漂泊无依的凄冷之情。
   星空低垂,愈显得原野辽阔无边,明朗
4颔联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答:①反衬,②用宏大广阔之景来反衬自己的渺小和内心的孤寂。(反衬 乐景 哀情)
5“岂”“应”说的是诗人真实的想法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①不是。②作者想通过报国立业而著名,却因写诗而著名;辞官不是因为老病,而是因为被排挤。③作者运用反语,④含蓄地表达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悲愤。
二:
(1)“天地一沙鸥”中的“一”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①天地之大反衬出沙鸥之小,又是孤零零的一只,
②表达了诗人漂泊、孤寂的痛苦之情。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两句极为传神,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4分
答案:①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②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写出了景色雄浑阔大,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
③也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其他手法+效果 言之成理即可
3.有人说,颔联“开襟旷远”,写出“喜”的感情。你认为呢?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颔联写景明丽,境界雄浑,所以有人认为它“开襟旷远”,写出“喜”的感情。其实不然,②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漂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很难令人信服。③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漂泊无依的凄怆心情。这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
答案啰嗦
4.简析尾联“沙鸥”这一意象的作用。4分
答案:
①诗人以沙鸥自况,乃自伤漂泊之意。②诗人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天地间无所依
6、诗的后四句是“抒怀”,请简要赏析诗的五六两句。
①这是反话,立意含蓄,诗人素有抱负,但长期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他的休官主要不是因为老病,而是由于被排挤。②本句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7、诗歌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答:①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描绘了雄浑壮阔的景象,②反衬出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心境。(1分)
画面+特点+感情
8、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3分)
答:①采用了比喻和衬托手法。②将自己漂泊不定的形象比喻成沙鸥,且用广阔天地衬托沙鸥,突出沙鸥的孤独。③表达诗人漂泊无依的伤感之情。
(答出一种即可,答设问、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对比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