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0
文档名称: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上课).ppt

格式:ppt   大小:8,986KB   页数:9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上课).ppt

上传人:相惜 2022/3/26 文件大小:8.7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上课).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最新款的摩托车
你想过吗?
.
谁能告诉我这是WHAT?
.
香 蕉 鱼
你见过吗?
.
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硕果累累吗?
.
给科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你会收获更多!cis Harry Compton Crick
.
1961年,美国生物学家尼伦伯格(Marshall Warren Nirenberg,1927~)等人成功破译了遗传密码,以无可辩驳的科学依据证实了DNA双螺旋结构的正确性。人们对遗传机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967年发表了全套的遗传密码表。
1968
.
理论上的三大发现: 发现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发现了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半保留复制机理 发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
基因工程的准备阶段
.
技术上的三大发明:
1967 发现了DNA连接酶;
1970 Khorana实验室发现T4噬菌体DNA连接酶;
1972 建立双链DNA的连接方法。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 1972
:Restriction enzyme 1970
: DNA ligase 1967
独立于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
细菌的性因子— F 因子;
抗药性因子(R );
大肠杆菌素因子(COE)
.
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质粒等
基因工程诞生的技术保障:
.
-5质粒与含有四环素抗性基因的另一种大肠杆菌质粒pSC101连接成重组质粒,具有双重抗药性。
Sr
Sr
Ner
Tcr
Psc101
R6-3
ECORI
ECORI

连接酶
PSC101 R6-3: 质粒
Ner: 抗新霉素基因
Sr : 抗黄***基因
Tcr: 抗四环素基因
1986 Nobel生理或医学奖
1986
.
Stanley Cohen
Herbert Boyer
非洲爪蟾核糖体基因片断同pSC101质粒重组,转化大肠杆菌,并在菌体内成功转录出相应的mRNA。这是第一次成功的基因克隆实验。
.
基因工程:即 。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 地改造生物的 。
原 理:
操作水平:
结 果:
一、基因工程
基因重组
DNA分子水平
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
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定向
遗传性状
.
二、基因操作的工具
.
1、基因工程的
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主要存在于微生物(200种)
一种限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切点切割DNA分子
已发现的有4000多种
种类:
来源:
特点:
“ ”
.
大肠杆菌()的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切开。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切割结果:①产生黏性末端
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开的DNA两条单链的切口,带有几个伸出的核苷酸,他们之间正好互补配对,这样的切口叫黏性末端。
黏性末端 黏性末端
.
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作用过程
点击播放
.
要想获得某个特定性状的基因必须要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几个切口?可产生几个粘性末端?
要切两个切口,产生四个粘性末端。
如果把两种来源不同的DNA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来切割,会怎样呢?
会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然后让两者的粘性末端粘合起来,就似乎可以合成重组的DNA分子了。
.
SmaⅠ
平末端   平末端
②产生平末端:如Sma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切割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
.
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在质粒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Ⅱ的切点。
①请画出质粒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粘性末端。
②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