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上海老城徒步游.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海老城徒步游.doc

上传人:秋天学习屋 2022/3/26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海老城徒步游.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海老城徒步游
上海老城徒步游
第一次参加上海老城徒步游,很是激动。黎明即起,吃过早饭,时间尚早,手捧胡兰成的《今生今世》,有些心不在焉,仿佛要赴约会,心里充盈着无限憧憬和期待。
乘坐公交,换乘改革开放40年交通发展收藏展。听领队介绍,目前上海有500多家主题博物馆,全
部免费对外开放。
上海会馆公所是老城厢一大特色,从兴起、繁荣至衰败历经3个多世纪,鼎盛时期
达400余座,是上海移民城市、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商船会馆、潮惠会馆、三山会馆、四明公所等在上海经济活动中曾产生很大影响,在医疗和教育方面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辛亥革命爆发,会馆进取募捐。人民路尚存四明公所遗址。
出三山会馆,经南车站路能够看到马路对面的蓬莱公园,诗意且浪漫,右拐至国货
路,风景迥异,印象深刻的是路边墙内镶嵌的铁皮箱——“粪便收集处”,这大概就是老城厢居民逼仄的居住条件的真实写照。
穿过国货路,经过普育西路,漫步林荫道,就到了上海公益新天地院内的上海民政
博物馆。
上海民政博物馆是国内首家民政行业综合性博物馆,
1925年在原上海儿童福利院
旧址修建。展馆介绍了历朝历代赈灾、养老、育婴、恤贫、济孤的传统。以时间为序,用
3
个单元简洁勾勒上海民政发展轨迹,以
12个民政业务专题,重点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民
政工作大事要事。
在诸多珍贵的实物展品中,那些具有时代烙印的房产证、军人证,军属证,还有民国以来的结婚证书、结婚照最引人注目,能够激起参观者内心的波澜,唤醒人们深沉的历史记忆。上海高龄老人的洗浴优待证则反映了上海民政工作的人性化。
清心堂创办于1860年,由美国北长老会差会的传教士设立,迄今已经有158年历
史。正值圣诞前夕,信徒子女唱诗班正在教堂排练,静静聆听,不禁被天使们澄澈纯美的声线所打动,顿感灵魂安宁,心如止水。一位年长的教徒说,明后两天,晚上都有圣诞音乐崇拜,不禁对想象中的圣诞场面产生了许多遐想。
出教堂,沿跨龙路向北,能够看见类似教堂模样的大南门邮政所(1920年在上海电话局南市总局旧址修建),新古典风格,三层立应对称,中轴顶部方形基座,穹顶,正面有一大钟,在冬日枯树的衬托下,颇有几分沧桑,而因其功能独特,在历史上以往发挥过巨大作用。
经光启南路、黄家路到尚文路,一座灰色牌楼鹤立鸡群,玄黑色四角飞檐的屋顶异
常醒目,灰白色外墙中间开一扇朱红木排窗,充满浓郁的书卷气,红窗上方清晰地标识“1935”,
下方是繁体朱刻“龙门村”,这就是龙门书院旧址,龙门村即于1935年在其旧址兴建。
龙门书院创办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也是上海中学的发源地,是上海开埠以来
最早的官办新学,与蕊珠、敬业、梅溪合称4大书院,对上海文教事业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
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坐落在老西门街道,曾被人称作今日上海之“源”,未来上海之“根”。据
说,解放前三根金条才能买下龙门村的一幢房子,而此刻大有“养在深闺人不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