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师小课题研究手册课题名称: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 门村小学教科室编印目录小课题研究“问题库”……………………………………小课题申报表……………………………………………………开题报告……………………………………………………开题过程记录………………………………………………研究过程记录( 过程性研讨记录) …………研究过程记录( 阶段性反思) ………………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与交流…………………………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小课题研究“问题库”问题源问题库来自个人反思的问题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语言的文化内涵,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本土文化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对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性。我们就是要重视孩子的惊人的吸收能力和潜在的领悟能力, 适时给予他们“高度文化”的教育,给他们“最好的”、“最深刻的”、“最有意义的”教材。来自同事座谈的问题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来自学生讨论的问题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好传统文化,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来自家长反馈的问题孩子教育是个难题,利用传统文化的学,做一个好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来自其它的问题中国的文化经典,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流传久远, 具有开朗涵宏的气象、优雅高尚的情怀,博大精深、意存高远,蕴涵民族精神、审美情趣、人生哲理等,是人文理想的荟萃,是民族智慧的源头,是构成炎黄子孙民族凝聚力、民族自信心、民族文化素质的源泉之一。小课题申报表课题名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要研究成员张云华、郭文法、王培寿选题缘由 1993 年5 月的“东方传统伦理道德与当代青少年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传出这样一个信息: 7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认为, 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继续生存下去, 必须回到 2500 年前,到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吸取智慧。 2007 年 11月 21日, 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举行挂牌仪式。此前,中国还与美国、瑞典、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签署了有关建立“孔子学院”的协议, 并计划将在未来几年内在全世界建立 100 所“孔子学院”。传统的东方文化(以中国文化为代表)与西方经典智慧互相包容,取长补短,已成为世界整体文化的发展趋势。研究设想本课题力求通过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的协作,能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运用于自己的行动之中。使教师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使学生明礼诚信、胸怀大志。研究过程设计 1 )开展经典诵读。学校组织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选择《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四书五经和唐诗宋词等内容编撰相应教材,或选用部分教材,让学生诵读。 2 )活化德育课程。组织教师选择整理系统化的与现代德育目标想容的古训名言和历史故事,组织学生诵读经史名篇或讲解历史故事。在潜移默化中渗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3 )搞好德育实践活动。 4 )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有效平台,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研究方法实验方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预期研究成果 1 )通过研究与实践,使师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领会传统美德的内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2 )通过研究与实践,使师生自觉地把传统美德应用于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上。 3 )探索学校、家庭、社区协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思路。开题报告姓名张云华开题时间 2016 年 9月 5日课题名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选题缘由或教学困惑从西风东渐时的“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或者“全盘西化”时起, 传统文化就受到怀疑。直到今天, 主张对其限制、棒杀的仍然不在少数。因此, 在我们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过程中, 有来自家长、社会甚至老师的不理解, 或消极对待。另外, 对于升学考试内容来说, 传统文化所占比重也极为有限,几乎可以忽略不记。学生要升学,要考重点初中,重点高中, 似乎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学习传统文化。现在, 在很大一部分人的眼里, 最重要的就是考试, 与考试无关的就是不重要的。至于人的全面素质, 在考试成绩面前, 也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因此, 如果在考试中能加大传统文化的比重, 或者单独设立国学课, 其推广力度应该要好得多。研究的意义与目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 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面对日益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 有识之士无不在努力寻求救世的良方。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就提出了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 唯有中国的孔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