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docx

上传人:yusuyuan 2022/3/27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
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企业常用的
财务分析指标主要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
一、偿债能力指标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二局限性。
.流动比率指标。
流动比率是用以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能力
的指标。它不能作为衡量企业短期变现能力的绝对标准。
一是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流动资产保证程度强,并不说明企
业已有足够的偿债资金。所以,考察流动比率时,要视每一项流动资产的短期变现能力,设计一个变现系数,对企业的流动资产进行修正,这样才能得到客观、真实的流动比率。
二是计价基础的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该比率反映短
期偿债能力的可靠性。计算流动比率时(速动比率亦如此),分母中的短期负债较多采用到期值计价,而分子中的流动资产有的
采用现值计价(如现金、银行存款),有的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如存货、短期投资),还有的采用未来价值计价(如应收账款)。
计价基础不一致必然导致流动比率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可靠性
下降。所以,流动资产的未来价值与短期负债的未来价值之比才
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三是该比率只反映报告日的静态状况,具有较强的粉饰效
应,因此要注意企业会计分析期前后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变
动情况。流动资产中各要素所占比例的大小,对企业偿债能力有
重要影响,流动性较差的项目所占比重越大,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就越差。而企业可以通过瞬时增加流动资产或减少流动负债等方法来粉饰其流动比率,人为操纵其大小,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
.速动比率指标。
速动比率是比流动比率更能反映流动负债偿还的安全性和
稳定性的指标。该比率虽然弥补了流动比率的某些不足,却仍没
有全面考虑速动资产的构成。速动资产尽管变现能力较强,但它并不等于企业的现时支付能力。当企业速动资产中含有大量不良应收账款时,或企业的短期股票投资套牢而转化为事实上的长期投资时,即使该比率大于1,也不能保证企业有很强的短期偿债能力。因此,该比率应与速动资产变现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及坏账准备率等相关指标结合起来分析。
.利息保障倍数指标。
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该比
率只能反映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和企业举债经营的基本条件,不
能反映企业债务本金的偿还能力。同时,企业偿还借款的本金和
利息不是用利润支付,而是用流动资产来支付,所以使用这一比率进行分析时,不能说明企业是否有足够多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本息。另外,使用该指标时,还应注意非付现费用问题。从长期来看,企业必须拥有支付其所有费用的资金,但从短期来看,企
业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等非付现费用,并不需要现金支付,只需从企业当期利润中扣除。因而,有些企业即使在利息保障倍数低于
1的情况下,也能够偿还其债务利息。
.销售利润率指标。
盈利能力分析中主要的分析指标是销售利润率指标。销售利
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与产品销售净收入的比值,其反
映的是企业一定时期的获利能力。销售利润率虽能揭示某一特定时期的获利水平,但难以反映获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且该比率受企业筹资决策的影响。财务费用作为筹资成本在计算利润总额时须扣除。在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资本结构不同,财务费用水平也会不同,销售利润率就会有差异。同时,投资净收益是企业间相互参股、控股或其他投资形式所取得的利润,与销售利润率中的当期产品销售收入之间没有配比关系。同样,销售利润率指标之间以及营业外收支净额与当期产品销售收入之间也没有配比关系。因此,销售利润率指标不符合配比原则与可比性原则。
还需注意的是,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将很难区分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在实际经营中,有些企业的营业外收入甚至超过了主营业务收入。若仍以主营业务收入来计算销售利润率指标,则不能反映企业经营收入的全貌,也就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获利水平。
.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考核经营者对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和增值能力的指标。资本保值增值率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该指标除了受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还受企业利润分配政策的影响,同时也未考虑物价变动的影响;
二是分子分母为两个不同时点上的数据,缺乏时间上的相关
性,如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应将年初的净资产折算为年末时点上的价值(或年末净资产贴现为年初时点上的价值),再将其与年末(或年初)净资产进行比较;
三是在经营期间由于投资者投入资本、企业接受捐赠、资本(股本)溢价以及资产升值的客观原因导致的实收资本、资本公
积的增加,并不是资本的增值,向投资者分配的当期利润也未包括在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未分配利润”项目中。
所以,计算资本保值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