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小学生入学教育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130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生入学教育总结.doc

上传人:wyj15108451 2016/12/31 文件大小:1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生入学教育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生入学教育总结小学生入学教育总结第一篇: 小学生入学教育总结全市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突出公平、均衡、和谐、稳定的发展主题,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大力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 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教育现代化建设任务, 体现和发挥了教育在构建和谐文明社会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地位与作用。一、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落实吴江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贯彻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推进大会和全市教育现代化工作现场会的精神,从村小、义务教育学校以及县市区域三个层面强势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成为贯穿我市 xx 年教育发展实践的一条主线,并取得阶段性成果。1. 教育事业发展指标继续高位走强。 xx年, 我市教育事业各项指标实现了高位走强, 0~3 周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加快发展,学前三年入园率 9 % 。义务教育高标准巩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保持 100% ,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 100% 、9 % ,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9 % 。依法保障新吴江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全市 3947 8 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入学,公办学校及其附属教育点吸纳率 5 % 。义务教育阶段每所小学、初中服务人口分别为 万人和 万人。高中段教育高标准普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9 % ,普职招生比 1:1 。高考升学率 8 % ,其中录取本科 2600 人。***高考报考 2425 人。自学考试报考 4851 人,毕业 113 人。 19 周岁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5 % 。组织各类人员培训总量 167650 人,其中农村致富骨干培训 5186 人,农村实用技术和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 59216 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 23772 人次;推广县级以上农业科技致富项目 11 个。 2. 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建立完善了教育现代化创建机制。市政府把教育现代化建设列入了 xx 年的政府实事工程。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创建奖励机制。对创建成苏州市现代化小学、苏州市现代化初中的学校市奖励 10~ 20 万元;对各地撤并农村小学,每撤并一所农村小学,市奖励 10 万元;农村小学通过苏州市现代化农村合格村小评估验收,市奖励该校投入资金的 40% , 农村小学通过苏州市现代化农村示范村小评估验收, 市奖励该校投入资金的 50% 。把镇(区) 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和经费保障作为镇(区) 教育工作考核重要内容, 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同时, 还建立了教育局领导、科室与乡镇联系制度。二是积极推进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加大了对规划保留的 5 所村小建设的投入强度和管理力度,并全部申报创建苏州市示范村小。 12月 19~ 21 日,顺利接受了苏州市教育督导室的评估验收。 xx 年全市 80% 以上的初中和小学要成功创建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中小学。根据这个总体目标,全市小学、初中以创建促管理水平提升、创建促办学特色彰显、创建促办学条件改善、创建促教育质量提高为目的, 以积极的姿态和扎实的工作做好迎接验收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和相关资料的准备工作,并分四批迎接了苏州市评估验收。到 xx年底,全市累计有 93% 的小学( 27所)、 92% 的初中( 23 所)完成了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三是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得到充分肯定。 11月4~7日, 江苏省县(市、区) 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组领导、专家一行对吴江的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进行了考核评估。专家组认为, 吴江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 创新教育工作思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大力推进教育城乡均衡,全市教育发展水平快速提高,区域教育现代化成绩取得了可喜成果。 3 .教育信息化得到新提高。全市上下紧紧抓住教育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有利时机,继续加大投入,切实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特别是加大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 强化了信息化机制创新和实践创新, 引导学校重视并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促进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双提升。一是继续加大投入, 在信息化硬件设施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添置电脑 1560 多台、多媒体教育设备 220 多套,更新闭路电视、广播 3 个、实验室 11 个,整修电脑 108 台,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配送电脑 85台。全市学生用电脑 11058 台, 教师用电脑 4977 台, 多媒体设备 943 套,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计算机专用教室 147 个; 中小学生机比达到 :1 ,师机比达到 :1 ,平均 个班拥有 1 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