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温州移动高铁覆盖规划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426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温州移动高铁覆盖规划方案.docx

上传人:wz_198613 2022/3/27 文件大小:4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温州移动高铁覆盖规划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目录





手机重选所需重叠覆盖区程,从而降低高铁切换的时间。为了提高高速场景下的切换成功率,取消了两次切换间的时间间隔,在一次切换失败后,接着尝试第二次切换。普通切换算法的时间估算如下:
切换几个过程时间如下:(下面描述时间根据门限缺省设定值)
测量报告滤波时间2秒,P/N准则触发切换时间2秒,切换倒回时间1-2秒,二次切换时间2秒(与一次切换时间相同);
一次切换时间为: 测量报告滤波时间+P/N准则触发切换时间 = 2+2=4秒;
二次切换时间为:测量报告滤波时间+P/N准则触发切换时间+切换倒回时间+二次切换时间=2+2+2+2 = 8秒;
以上为理论分析值,实际情况需要增加一些保护时间,因此完成2次快速切换的时间为8~10秒。
以下是列车在不同时速下发生小区间切换对重叠覆盖区域的要求:
速度(km/h)
切换时间
200
250
300
350
400
8s
444m
556m
667m
778m
889m
10s
556m
694m
833m
972m
1111m
12S
667m
833m
1000m
1167m
1333m
上面的分析均未考虑多普勒频移的影响,在多普勒频移的影响下,如果没有补偿的措施,会使系统性能下降,增加信令的重传次数,对重叠覆盖区的要求可能会更高。

高速列车为了适应高速运行的要求,在密封性和车厢材质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对穿透损耗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几种常见的高速列车车厢的穿透损耗如下表:
图 列车穿透损耗
从上图可以看出:
新型高速列车的车体穿透损耗为20dB左右;
对于高速列车内的用户,相同条件下比K型车增加了8dB左右的穿透损耗,由此降低了车内的覆盖概率;
在实际覆盖场景,由于基站的入射角度和列车有一定的夹角,实际的穿透损耗会比测试值大。


在整个温州高速铁路主覆盖区,如果仅仅依靠工程和系统参数的调整来搭建链型小区难度会比较大,华为根据自己多年在高铁方面的研究和积累,从算法本身和组网方案入手,提出从根本上解决高速问题的解决方案。
图 链型小区搭建示意图
在铁路沿线搭建链型小区结合快速频偏切换算法,可以保证高铁用户沿列车行进方向进行单向切换,从而避免了切向旁边公网小区或是回切的现象。

(基站频率校正算法)
AFC算法是针对铁路快速移动的特点设计的基站频率校正算法。该算法采用先进的自动频率校正技术,根据高速移动的特点,通过快速测算基站与终端无线链路的比特流,自动校正两者之间的频率偏差,从而高效地补偿高速移动产生的多谱勒效应。该算法的成功采用,有效保证了无线链路的稳定链接,从而保证优质的通话质量。
根据不同用户接收信号有不同的频偏,增强的AFC算法在系统基带实现每个用户接收信号的频偏估计和校正。根据仿真结果,频偏越大,性能损失越大,对基站解调影响越大,AFC算法可以有效的补偿多普勒频移的影响,提高系统性能。
图 华为AFC算法
AFC算法在组网中应用:
在城区等基站密集场景,启用AFC算法,有效地消除多普勒频移带来的影响,弥补信号频率变化对系统性能的降低,降低规划优化难度,提高网络性能;
在郊区/农村等易覆盖受限场景,启用AFC算法,弥补多普勒频移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降低高速对高铁覆盖的影响。

快速频偏切换算法的目的就是提高高速运动手机的切换成功率,保证通话的连续性,进而保证低的掉话率,主要通过以下手段提高切换的响应速度:
准确计算手机的移动速度;
取消了业务信道切换最小时间间隔(一般默认值为2秒),和连续切换最小时间间隔(一般默认值为4秒)定时器;
P/(一般以1秒为单位);
引入a滤波,该算法主要应用在城市主干道、精品路线、高速铁路。
频偏切换算法的核心思想:根据基站测试的频偏信息,在测量结果消息中上报给BSC,BSC根据频偏信息,计算出手机的移动速度,如果移动速度大于快速移动的速率门限值,将根据移动方向使手机切换到配置的链型邻区中。
图 快速频偏切换算法
快速频偏算法在组网中应用:
由于城区基站较密,无线信号非常杂乱,华为公司的快速频偏切换算法,只针对高速移动用户启用该算法。这样既保证了高铁用户准确切向链型目标小区,又保证非高铁用户在大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