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中考地理延复习提纲 (2).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考地理延复习提纲 (2).doc

上传人:bkeck 2022/3/27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考地理延复习提纲 (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那么球体。
2、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经线::在地球仪外表,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4)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经度: 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5、纬线:在地球仪外表,赤道和和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 ; ③、自成一个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 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现象:昼夜更替、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10、地球的公转: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的现象: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日期 太阳光直射的纬线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节气 北半球季节 0° 平分 春分 春季3、4、5 °N 昼长夜短 夏至 夏季6、7、8 0° 平分 秋分 秋季9、10、11 12。22 23。5°S 昼短夜长 冬至 冬季12、1、2
11、五带的划分:
温度带 范围 气候特点 特殊现象
热带 南北回归线间(°S—°N) 终年炎热 太阳直射
南温带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间(°S—66。5°S) 四季清楚 无
北温带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间(23。5°N—°N) 四季清楚 无
南寒带 南极圈和南极点间(°S—90°S) 终年严寒 极昼极夜
北寒带 北极圈和北极点间(°N-90°N) 终年严寒 极昼极夜
1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13、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14、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15、比例尺=图上间隔 ÷实地间隔
16、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7、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
18、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和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19、海拔(绝对高度):地球外表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间隔 。 相对高度:地球外表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间隔 。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一样点的连线。 20、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21、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山谷发育成河流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1、地球外表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