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推进重点镇(街道) 关于推进重点镇(街道) 工会工作的几点思考工会工作的几点思考浙江省总工会组织部浙江省总工会组织部杨宝明杨宝明( ( 2012 2012 年年4 4月月 10 10 日) 日) 一、镇乡(街道)工会的定位和作用定位: 1. “中间环节”(第五级地方工会) 2. “桥头堡” 3. “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建设的“龙头”地位: 经济总量的 75% ,外贸出口的 76% ,税收总额的 60% 和 90% 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最主要因素。作用: 协调劳动关系,服务经济发展, 维护职工权益,促进社会和谐。附:我省乡镇(街道)区划调整情况 : 2011 年底为 279 个,比上年减少 153 个; : 2011 年底为 654 个,比上年减少 74个; : 2011 年底为 402 个,比上年增加 61个。全省乡镇、街道总数为 1346 个,比上年( 1512 个)减少 166 个;目前镇、街道总数 1056 个,比上年减少 13个。二、镇乡工会发展的历史沿革(一)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为数极少的遗留。原因: 中共中央于 1952 年发出《关于区乡不应组织工会组织问题,给华东局、浙江省省委及各中央局、分局的信》, 明确指出在农村不应组织工会,在此后区乡工会组织应该取消。浙江省委于同年 6月7日转发了这封信,省总工会筹委会于 7月27日召开会议进行了纠正,提出在农村中不组织工会,已建立的乡村工会,应逐步撤销。(二)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倒逼着将建立镇乡工会组织提到议事日程上来。(1) 1983 年5月 26 日在《印发〈关于地市县工会干部编制和机构设置的意见〉的通知》(省总工字[1983]29 号) 的第三部分“省辖市的区工会及镇工会”中提出: “凡县属镇设镇委的,原则上可以建立镇工会或镇工会工作委员会, …主要依靠积极分子进行工作,职工人数较多,工作量大的,一般可设一至二名专职干部,最多不超过三人, 县所在地的镇和县属区不建立工会组织。”(2)1986 年7月29日,省总工会根据省人民政府[1985]97 号文件《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决定》精神,发出《关于加强镇工会建设的意见》。(3)1988 年3月7日,省编委、省总工会联合发出《关于建立镇(乡)工会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凡镇(乡)所属企事业基层工会在 10个以上,职工总数在 1000 人左右,均应建立镇(乡)一级工会组织;人员编制在已核定的镇(乡)党政群机关编制数内。(4)1992 年5月9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撤区扩镇并乡后,乡镇党政群机构编制有关问题的意见》。(5)2000 年4月7日,省委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建设的意见》:乡镇、街道工会干部编制列入乡镇、街道行政编制总额内。(6)2000 年12月28日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 24次会议通过的《浙江省私营企业工会条例》第33条规定。(7)2002 年9月3日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 36次会议通过的《浙江省实施〈工会法〉办法》第六条第三款规定:乡镇和街道建立乡镇工会组织和街道工会组织( 及:企业较多的村和城市社区,可以建立基层工会联合会)。第九条第三款规定:乡镇、街道工会应当按规定设专职或者兼职工会主席;未设专职工会主席的,应当配备工会工作人员。(8)2004 年5月25日,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新世纪新阶段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意见》(浙委[2004]10 号)文件规定: 非公有制企业比较发达的乡镇(街道)可增设工会工作职位,乡镇(街道)工会主席(主任)可由党委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或组织委员兼任, 专职工会主席(主任)任职期间享受同级行政副职待遇。(9)2010 年2月1日,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党建带工建工作的意见》(浙组[2010]8 号)文件,指出: 要积极推动镇乡(街道)总工会建设,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10)2011 年9月30日,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的意见》(浙委[2011]92 号)文件指出: 推进经济发达镇总工会建设。 (1)规范性文件角度: ①1999 年1月29日, 《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新经济组织工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加快开发区、乡镇和街道工会的建设。②2001 年2月7日, 《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的意见》(总工发[2001]2 号) : 县、区工会的工作重点要转移到乡镇、街道一级,等等。③2004 年8月9日,继全国总工会在我省宁波召开座谈会后一周,出台了《全国总工会关于开展建立乡镇(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