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周元军
 
教学内容:第十二册数学第25—26面
教学目的:
1、知识技能
结合详细情境,让学生探究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将实验结果填入实验报告1中。(课件出示)
(4)、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汇报结论:当底等时,圆柱越高体积越大;当高等时,圆柱底面越大体积越大。即圆柱的体积的大小和它的底面积和高有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找出决定圆柱体积的两个因素,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同时也开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才能。)  
2、大胆猜测,感知体积公式,确定探究目的.
(1)、再次设疑:假设要准确的知道哪个圆柱的体积大,大多少,你有什么好方法?学生想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
(2)、引导学生回忆圆的面积公式和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让学生考虑: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根据学过的知识,你可以做出怎样的假设?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圆柱平均分成假设干小扇形体后应该也可以转化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圆柱的体积可能也是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5)、让学生根据假设结论分组测量圆柱c和圆柱d的有关数据,用计算器计算体积,并填入实验报告2中。(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 : 通过设疑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圆柱体积公式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接着通过设计猜测的过程,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让学生回忆了学习长方体体积时的理论方法和将圆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学生在如此丰富的知识经历根底上就做到了心中有数,猜测的胆量就更大,假想的合理性就更强。)
4、确定方法,探究实验,验证体积公式。
(1)、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工具,自主商讨确定研究方法.
(2)、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确定了两种验证方案.
方案一:将圆柱c放入水中,验证圆柱c的体积。
方案二:将学具中已分成假设干分扇形块的圆柱d拆拼成新的形体,计算新形体的体积,验证圆柱d的体积.
(3)、学生按照自己所设想的方案动手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填入实验报告2中。(课件出示)
(4)、实验后让学生对数据进展分析:用实验的方法得出的数据和实验前假想计算的数据进展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5)、学生汇报:实验的结果和猜测的结果根本一样.
(6)、老师用课件演示将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向学生明确圆柱的体积确实可以像计算长方体体积那样,用底面积乘以高。(课件出示)
(7)、小结:
要想求出一个圆柱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8)、学生自学第8页例4上面的一段话:用字母表示公式。
 学生反响自学情况:  
      v=sh                                                                                                                          ( 设计意图 这部分教学采用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展数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完成从操作→观察、比较→归纳推理的认知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得到结论。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