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市政务服务中心 2010 年工作总结 2009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一流服务中心、打造一流服务窗口”为目标,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审批效能。从扩大规模、完善设施、科学管理、提升服务、满足需求入手,进行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改造和高层次提升,中心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作用更加明显,优化发展环境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办结各类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 312915 件,按时办结率达到 100% ,收到锦旗 108 余面,表扬信 35封,中心建设的相关经验多次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通报表扬。下面,将中心领导班子一年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围绕服务对象,创新服务方式。第一, 科学编排流水作业线。中心搬迁新址后,按照“首问负责、部门接力、流水作业、限时办结”的原则,根据企业和群众常办事项,将进厅部门窗口划分为四个功能区,按事项办理顺序确定工位,重新设立了新车上牌、房产办理、企业登记和建设项目审批四条流水作业线,并把中介服务纳入流水线中,确保服务对象“不走回头路、办事不出大厅”。第二,再造审批流程。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我们按照每个审批环节不得超过 3个工作日的要求,在全省率先进行审批流程再造,其中建设项目流程 3个、房产证办理流程 9个、企业注册登记和前置审批流程 12个、新车上牌照流程 1个。对每个项目的审批时限都进行了大幅度压减,如房地产项目审批流程由原来的 45个工作日、盖166 枚公章减少到 9个工作日(比省定流程压缩 4个工作日)、最多盖 27枚章; 工业(旅游)项目和政府投资类公益项目开工审批时限,分别压缩到 11个工作日和15个工作日。第三,成立领代办窗口。负责建设项目的统一受理、免费咨询、领办代办、督办协调,在办理过程中实行人工即时入账与业务管理软件自动生成审办结果相结合的方式,即时记录所有办事过程,较好地解决了窗口“不按时办结”和企业“不会办、办不好”的问题,全年共领办建设项目 314 个。(二)围绕服务热线,创新服务品牌。为切实方便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加强企业家服务热线暨“1890 ”社会服务网络建设,建成了集咨询、求助、投诉、建议为一体的政务服务平台,形成了 24小时电话与网络双轨运行服务机制,平均每天为企业和群众办理各种事项 260 余件,最多时达 830 件,回访满意率 99% 以上,以“拨就灵、一拨就灵(谐音) ”享誉港城,目前已成为企业的“救急线”、群众的“贴心线”、中外游客的“百事通”。第一,做好企业的“救急线”,建立了由 24小时问题受理电话、企业问题交办卡、工业运行联席会三部分组成的企业问题快速应对机制。去年,热线协调解决了乐岛公园暑期临时停电设备无法运行、哈电置业公司管网配套、欧登多机械公司退税、水产养殖公司排水管堵塞、工商年检搭车收费加重企业负担等问题 400 多件,为企业解答政策性咨询 5000 多件。召开北部工业区、山海关临港工业区企业、房地产企业沙龙座谈会 3次,到工业园区现场办公 4次,协调解决北部工业区香海粮油等多家企业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受到了企业的广泛赞誉。第二,当好群众的“贴心线”,建立了与水电气暖、城管、环保、物价、工商等部门的联动机制。针对群众的求助事项,热线除通过联办单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