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敬业乐业.ppt

格式:ppt   大小:433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敬业乐业.ppt

上传人:ffy51856fy 2022/3/27 文件大小:4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敬业乐业.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梁启超
敬业与乐业
学习目标
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把握本文论证结构的方式。
对文章中引用的古代名言警句的理解。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道理,培养敬业爱岗的精神。
能对文中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引证、对比论证、比梁启超
敬业与乐业
学习目标
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把握本文论证结构的方式。
对文章中引用的古代名言警句的理解。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道理,培养敬业爱岗的精神。
能对文中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引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逐一分辨。
读准字音:
敬业乐群( ) 断章( )取义
不二( )法门      旁骛( ) 
承蜩( )        佝( )偻( )
亵( )渎  ( )       骈( )进
强聒( )不舍

,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乃凝于神 ,不愿乎其外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梁启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是位爱国主义者、世界名人。他名成于政治,功成于教育与学术,而学术则成于饮冰室书斋内。 梁启超自幼受过良好教育,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古代典籍。勤奋好学加之天资聪颖使他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七岁考中举人,享有“神童”美誉。
背景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论点
论据
论证
: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论述论点的依据。
:论据论述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议论文三要素
读课文思考,作者谈了哪几个问题?
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
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体会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自然段)——引论部分
揭示全篇论述的中心 ——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二部分:(2-6自然段)——本论部分★
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7自然段)——结论部分
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总——分——总
(3、4自然段)
敬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5、6自然段)
乐业:应该乐业——分四点说明
并列关系
第二部分论证结构:
朱子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返回
什么是敬业?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返回
为什么敬业?
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
(全看我的才能如何,境地如何)
怎样才能把劳作做圆满呢?
(忠实……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返回
怎样敬业?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四点原因)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四点吗?
第一:身体力行得快乐
第二:刻苦奋斗有快乐
第三:竞争取胜找快乐
第四:远离无聊就快乐
乐业
(3)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作者在第8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紧接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反问句:反问句有问而不需要你回答的一种修辞方法,他的答案就在句子本身,这种修辞的使用是为了加强句子的语气,起到增强语气的效果。疑问句:疑问句只有提问,没有回答,目的是引起读者的思考。 设问句:设问句是有问有答的一种修辞方法,目的是提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只要你往下看就可以找到答案。
中心意思:
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