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高考物理实验全面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185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物理实验全面总结.docx

上传人:春天的小花 2022/3/27 文件大小:1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物理实验全面总结.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考点内容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
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的
4.如打出的点较轻或是短线时,应调整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
5.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点迹清晰,适当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
计数点 ( 注意计数点与计时点的区别 ) ,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 T 等于多少秒.
6.每打好一条纸带,将定位轴上的复写纸换个位置,以保证打点清晰.
7.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尽可能地一次测量完毕 ( 可先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
数起点 0 之间的距离 ) .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8.要多测几组,尽量减小误差.
六、误差分析
1.根据纸带测量的位移有误差.
2.根据位移计算的瞬时速度有误差.
3.计算的加速度有误差.
4.用作图法作出的 v-t 图线并非是一条直线.
5.木板的粗糙程度并非完全相同.
高考真题
1. (2013 广东)( 1)研究小车匀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 16( a)所示其中斜面
倾角 θ可调,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 50HZ, 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 16( b)所示,
七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 4 个记录点未画出。
①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将小车依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用字母填写)
② 图 16( 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T= s
③ 计数点 5 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 V5= 。
④ 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 a=
2.( 2011 广东)( 1)图 14 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O、A 、B 、 C、 D
和 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 a 表示。
OD 间的距离为 ________cm。
② 图 15 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 s-t2 图线( s 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 ________,
其大小为 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 DCBA s (S4+S5)/ m/s a= [(S4+S5+S6)-(S1+S2+S3)]/
m/s2
2. (1)① ②加速度的二分之一
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3.养成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的****惯.
二、实验原理
1.如图实 -2-1 所示,弹簧在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
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钩码拉力下的伸长量 x,建立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
力大小 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x,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 (x ,F)
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伸
长量间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弹簧、毫米刻度尺、钩码若干、三角板、坐标纸、重垂线.
四、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
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
的长度 L0,即原长.
如图实 -2-2 所示,将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的下端,在平衡时测量弹簧的总长
并计算钩码的重力,填写在记录表格里.
3.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重复前面的实验过程多次.
4.以弹力 F( 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 ) 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 x 为横坐标,用
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 F 随弹簧伸长量 x 变化的图线.
5.以弹簧的伸长量 x 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
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6.得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