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文化项目策划书
文化项目策划书
一、目录:
1、前言 1
2、涉及文章 2
3、文章内涵挖掘 3—4
4、营销方案 5—7
5、参考资料 8
二、前言
绍兴是个好地方,就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龙岩市人民政府**年底出台的524号文件,《关于推动龙岩市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对文化产业项目明确提出了政策、资金和土地等方面的扶持。
创意背景
武平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传说中的何仙姑原型便是出自武平,在《福建通志》、《武平县志方外志》、《何氏族谱》等古籍中均有记载何仙姑在武平生活及个人事迹,并且存有其父母碑记,可为佐证。在武平建设何仙姑产业园具有历史文化基础。
社会背景
文化园区的建设在一二线城市的建设已经比较成熟,三四线城市的文化园区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县级城市文化园的建设较少,真正意义的以人物为原型的神仙故事主题文化园更少。
二、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中“何仙姑文化园”
项目业主:
项目由闽西何氏宗亲联谊会出资组建的龙岩市何仙姑文化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承担,公司注册地武平,注册资金人民币1000万元。
投资规模:
拟建设用地1100亩,总投资额约人民币亿元,全部工程包括“四园一庄” ,即八仙乐园、仙姑福园、定光佛园、百草健园、仙姑山庄。
项目定位:
本项目是福建省西部最具有传统文化价值的文化园,结合了当地的文化深厚、区位独特、资源丰富、生态优良、人文荟萃等各方面的优势,致力打造高品质、高端的原生态5A级综合旅游景区,在挖掘传统文化基础上,吸引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游客前来观光、消费以及企业家投资,带动本土文化经济快速发展,推动本土各种业态向深层次的提升。
项目口号:
仙姑故里,祈福圣地。
塑造精神:
快乐 健康 长寿 平安
社会意义:
1、打造武平新名片,提升武平的对外知名度及城市品味
2、推动武平旅游产业发展和提高旅游品牌
3、构建武平招商引资新平台
4、强化武平作为世界何氏宗亲故里的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投资规划
本项目拟建设用地1100亩,致力把本文化园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日接待游客量可达10000人。规划为四园一庄,分三期五年建成。第一期建成“仙姑福园”和“仙姑酒店”,建设周期三年;第二期建成“仙姑山庄”和“百草健园”,建设周期三年;第三期建成“八仙乐园”、“定光佛园”,建设周期三年。
项目亮点:
1、提出一总体定位,五大主题片区,一轴两翼的科学规划;
2、创作“唐风宋景”园区风格,构建焕然一新的休闲感观体验;
3、建设“定光佛园”片区,以定光佛之佛缘,巩固武平作为全球客家人的参拜圣地地位;
4、统一“释道”两大宗教主题,将同一时代的两大宗
教人物有机结合,将武平“一佛一仙”文化推向新高度;
5、创意“道心园”健康养心主题会所,作为健康养生和道家修心相结合的高端修行场所,占领福建修身文化的至高地;
6、开辟“百草健园”药理主题植物园,寓教于乐,弘扬中草药和传统中医文化;
7、开发“仙姑仙韵——夜武平”的实景演出核心旅游产品,填补龙岩文化演出产品的巨大空缺。
三、项目阐述
功能概况
本项目四园一庄预计建设用地1100亩,日接待游客量可达1万人,按国家5A级景区要求建设,将传统文化和商业开发有机结合,塑造“快乐、健康、长寿、平安”的何仙姑文化新概念,实现文化园区良性运营,从而带动旅游、消费、娱乐、种植、民俗、贸易等多种业态全面发展。
整个园区的建设以何仙姑所在时期的唐宋风格为主,“四园一庄”具体功能和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文化在全球华人内心深处根深蒂固,它是何仙姑文化存在的基础。“八仙乐园”以宋八仙故事为依托,让游客以游乐和体验的方式,在快乐中感受八仙文化,具体建设包括八仙故事体验城、唐风宋景影视基地、唐宋风情商业街、旅馆客栈等。
“仙姑福园”是演绎何仙姑文化的观光参拜主题园。健康是福,长寿是福,平安是福,通过仙姑福园,在游客内心塑造“健康、长寿、平安”的何仙姑文化信仰,从而源源不断地吸引祈福“健康、长寿、平安”的信众。仙姑福园位于文化园的中轴线上,从文化园入口大门到半山腰仙姑玉身雕塑,各功能单位形成一条线,按顺序包括,入口大门、公祭广场、荷花池、荷心岛、金水桥、博物馆、仙姑圣殿等。
何大郎是何仙姑的父亲,也是世界二千多万何氏宗亲的开山鼻祖。仙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