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1
文档名称:

中考语文答题标准.docx

格式:docx   大小:190KB   页数:7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考语文答题标准.docx

上传人:小雄 2022/3/28 文件大小:1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考语文答题标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东营市中考语文答题标准
考试注意事项
1、 提前准备好文具,,提前用顺手再带入考 场,准备好吸水性比较好的小毛巾,防止手上出汗,弄皱答题卡。
2、 不要用修改液、改正带,尽量不要随手乱划,确实需要修改,。
杜鹃猿啼话凄凉,雨打梧桐离别意。
竹有节操水有愁,梧桐凄凉又悲伤。
杜鹃凄苦哀伤鸣,鹅古鸟寒蝉羁旅腔。
诗歌意象有规律,把握技巧好记忆。
(9) 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2分)
答题注意事项:
1、 首选语言方面,找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一定规范答题,答题套路要全。
2、 写法方面:近三年考过的写法: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反衬、拟人。
衬托、白描、寓情于景。(衬托的写法三年都考过)
3、 还要注意:借景抒情、直抒胸臆、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
4、 答题时:A、首先明确写法,B、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C、结合中心进行 总结。
(二)文言文对比阅读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答题注意事项:1、实词考察一定要注意结合词性,联系前后词语分析判断 是否是词类活用。如: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名词作 状语,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明白主谓句的成分)
2、 考虑通假字。
3、 虚词:复****之” “以”等词语的用法。
(11) 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翻译句子:1、注意特殊句式:判断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
2、结合语境。
3、翻译重点词语,要考虑课本上学****时的用法。
4、实在拿不准的词语,可以组词判断词语的用法。
(12)、信息提炼题,近四年都是考察-一的原因。
注意事项:1、审清题目要求,看清问的是共同原因还是不同原因。
2、 结合作者写作文章的目的,用自己的话答题(如果特别要求 用原文中的句子答题除外)。
3、 答题要分条,有层次。
(13)、文体综合考查题型:一般为文言故事+道理,近三年考察了文体、 写法、主题、内容概括。注意事项:
1、 体裁(体式):如题目中出现:说、记、序、书、赋、铭,本身就是文 体,可以直接答上。另外考虑议论文(鱼我所欲、虽有佳肴等)、记叙文(记承 天寺夜游、伤仲永等)、散文(三峡等)、小说(寓言)(狼)、说明文《核舟记》。
小品文:古代许多带有强烈感情色彩、语言优美生动的序、跋、记传、 书信等等,凡是短篇杂记一类的文章,均可称之为小品文。小品文体制较为短 小精炼。体裁上则不拘一格,序、记、论、跋、碑、传、铭、赞、尺牍等文体 都可适用。
2、 写法:议论文说理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还有先叙后议等
3、 概括内容要结合关键语句,围绕主题。
(三)(8分)
(14)近三年考察了:内容、情感的概括,主要情节在结构和主题上的作用。
1、概括内容、情感:
A、首先审清题目要求划分层次,找准答题区间。
B、看清要求,仿写例句,抓准关键词语。
2、主要情节在结构上的作用:按三个指向答题,指向人物、情节、主题。
(15)、重点考察了对主题的理解、写法。
理解主题:
1、 考虑表面意思,语境意思。
2、 用句式:通过写一一,表达了一一
写法:
1、 考过的写法:虚拟、想象、对比;虚实相生、联想想象、巧用修辞。
2、 景物描写的技巧:A、顺序:写景状物要讲究层次性。总体上一般要按照 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等逻辑关系安排内容;局部可以按照空间(远近、高低等)、 时间等顺序叙述描写。
B、 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等方面的描写。
C、 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绘。
D、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巧用修辞。
(16)语言特色:
1、 语言质朴而含蕴深厚,试从选文举出一例加以赏析。从“炼字”角度答 题。
2、 语言幽默生动。口语化的词语,文白夹杂的词语,大词小用。
3、 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方言词的运用。
4、 注意句式:整句、散句、骈散结合(长短句),排比句,反问句。
(四)说明文(14分)
(17)、信息提炼题
注意事项: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A、弄清事物还是事理说明文,找准说 明对象。B、划分层次,找准答题区间。C、找准段首、段尾中心句。D、找出总 结性的词语、议论性的句子。E、积累答题的词语,如:概念、分类、特点、作 用、意义、影响等。
2、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下定义要用判断句式,找好种概念、属概念,找出体现 事物特征的词语,调整好语序。如:民歌是直接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要求 愿望的、劳动人民创作的诗歌、歌谣。
语序调整题
1、 首先表明态度(能还是不能)。
2、 分别概括各段的说明内容,两段以上考虑能否分层。
3、 考虑上文有没有过渡句或照应的句子。
4、 考虑是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