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变质岩分类及各论 1结构与构造 2 ?化学成分可以反映母岩特点。矿物成分可以反映变质作用条件。结构和构造可以反映变质作用过程。?结构:是指变晶矿物的粒度、形状、形态、相互关系。不包括结晶程度。据变质程度和成因方式分: 变余结构变晶结构交代结构变形结构?构造:矿物集合体在空间的排列、分布方式。变余构造变成构造 3 一、结构?(一)变余结构岩石变质程度较低,外貌特征变化不大,仍基本保留原岩结构特征,但部分矿物成分已经改变。常出现在低级变质岩、以及部分中级变质岩中。命名方法——变质+原岩结构名称如:变余辉绿结构、变余花岗结构、变余斑状结构、变余粉砂结构等。研究意义—恢复原岩变余粉砂结构 4 ?(二)变晶结构是指岩石基本在固态下,经过重结晶、变质结晶或变质分异形成的矿物—变晶组成的结构。 1、特征 1)自形程度低,没有玻璃质结构、半晶质结构(原岩残留者除外) 。 2)变晶矿物的大小、自形程度、包裹关系等不反映矿物形成的先后, 仅表示结晶能力和生长速度。 3)变斑晶同时或晚于变基质形成,常自形、包含大量变基质包体。 4)除变斑晶外,变晶粒度细、自形差、包体多、定向好、常见反应关系。 5)石英、长石常为变基质,不同于岩浆岩。 5 ? ( 1913 )对区域变质岩研究后,提出变晶生长能力和自形度自大而小、自好而坏排列顺序——变晶系: 上述表明,变晶生长能力、自形度与晶体结构有关系: 岛状结构生长最快:榍石、石榴石、蓝晶石等。链状结构生长较快:夕线石、辉石、角闪石等。层状结构生长较慢:白云母、黑云母、绿泥石等。架状结构生长最慢:石英、正长石、微斜长石等。因此,变质岩中常见的变基质——石英、长石、方解石等矿物。常见的变斑晶——榍石、石榴石、蓝晶石、十字石、电气石、红柱石等。 1)原岩为泥质岩、砂岩——榍石、金红石、赤铁矿、钛铁矿、磁铁矿、石榴石、电气石、十字石、蓝晶石、夕线石、硬绿泥石、钠长石、白云母、黑云母、绿泥石、石英、堇青石、正长石、微斜长石。 2)原岩为岩浆岩、碳酸盐岩——榍石、金红石、尖晶石、黄铁矿、石榴石、电气石、磷灰石、绿帘石、黝帘石、白云母、蓝闪石、钠长石、黑云母、透闪石、绿泥石、滑石、方解石、石英、碱性长石。 6 ?2、分类?1)按结晶粒度大小 :主要变晶粒径> 3mm (> 2mm ) 中粒变晶结构:主要变晶粒径 3~ 1mm (2~ 1mm ) 细粒变晶结构:主要变晶粒径< 1mm 显微(微粒) 变晶结构:主要变晶粒径< B. 据相对大小等粒变晶结构:主要矿物颗粒相近。不等粒变晶结构:主要矿物颗粒不等,连续变化。斑状变晶结构:矿物颗粒不等,形成大小两个群体,即变斑晶、变基质。 7 粒状镶嵌变晶结构?2)据自形程度自形变晶结构、半自形变晶结构、它形变晶结构。?3)据形态 (花岗变晶结构) 粒状镶嵌变晶结构(花岗变晶-多边形结构):边界平直-较平直,发育在中高级变质岩里。缝合粒状变晶结构(花岗变晶-多缝合结构): 边界弯曲-缝合,发育在低级变质岩里。 ——定向分布。 ——定向分布。 D. 束状变晶结构——定向分布。 ——定向分布。 ——定向分布。鳞片变晶结构纤状变晶结构电气石扇状结构 8 ?(三)交代结构交代蚕蚀结构(港湾结构):交代与被交代矿物间呈港湾状、锯齿状,犹如蚕蚀。可以指示交代关系。交代残留结构(岛屿结构):交代作用较强烈,被交代矿物呈岛屿状零星分布,具相同光性方位。交代假象结构:交代作用强烈,被交代矿物完全被取代, 仍保留原矿物形态、解理等特征。交代净边(环带)结构:如斜长石。交代穿孔结构:溶液沿原有矿物的解理缝交代形成液滴状的新生矿物。交代条纹结构:如条纹长石。 9 (四)变形结构 —挤压作用较弱,岩石破碎成大、小不同碎屑,有位移。 —挤压较弱,岩石破碎,颗粒间粒化明显,位移不大。 —挤压作用较强,岩石破碎,仍有大矿物颗粒残留 —挤压作用较强,岩石几乎破碎成微粒或隐晶质粉末,重结晶后具丝绢光泽,呈丝带状,含有少量碎斑,具压碎、变形特点。 —强烈挤压,产生高热,形成玻璃物质,少量碎斑分布在玻璃质中。角砾结构碎裂结构糜棱结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