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虎头风扇车设计分析
摘要:虎头风扇车是北方地区主要的农用器具,是传统农用器具设计物的杰出代表,蕴含着丰富的设计思想与设计理念,凝聚了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智慧。本文从设计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其构造、造型、材料、工艺等多个方面的解读与风力,而人力能力有限,所以,相对于风力、水力器具而言,虎头风扇车所有的部件以及其体量较小。而风扇鼓之所以为封闭式,形式服从功能,封闭式的风扇鼓可以充分利用人力所带动的风力,清选效果更佳。虎头风扇车的“虎头板”是整个器具设计中唯一有装饰意味的部分。虎头风扇车,名称来源于其外在形态,即虎头板像老虎的头部。在整体的设计中,两片虎头板之间的距离与风扇鼓同宽,可以有效地防止粮食乱飞。风扇车的设计制作者,以装饰意味的设计实现功能的设计。器物的形态设计,不仅仅是审美设计,更是实用功能的延伸和补充,是以满足使用者的舒适度为目的的功能设计。
风扇车没有任何多余的零部件,构成器具的视觉元素都跟实用有关系,凝聚到最后就是一种简约式的设计,也就产生了简约的美。
3 虎头风扇车之材料工艺分析
中国自古以来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很是丰富,自原始社会以来,人类就学会用天然形态的物体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木器等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于材料的探索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人类学会了将自然材料转化为合成材料,如:黏土烧成陶器等。 《考工记》载“天时、地气、材美、人巧,合此四者,可以为良”[2]。指要制作精良的器具,对于材料的要求也是异常严格的。在传统的农用器具中,木材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材料,如:犁、水车等。木材作为资源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产量大,取材方便,而且易加工成型。
虎头风扇车产生于中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气候,盛产梧桐木、松木等众多耐腐蚀的木材。因此,在风扇车的制作过程中,梧桐木与松木取材方便。材料虽然普通,但材质都有一种朴素的美。木材重量中等、强度高、可再生、可加工性好、手感好、本身带有特定的色彩,纹理交错,结构均匀,色彩、纹理美观粗犷,有一定的装饰美感。这种不加修饰的材质具有农耕文明特有的气息,有一种明式家具的风范。因此,在几千年来的农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利用木材来制作人们所必需的生产生活器具,是北方人民的一种生活常态。
4 虎头风扇车设计特点分析
物以致用
《考工记》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2]。”由此可见,“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由此可见,传统器具体系中,大多数的器具都是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经验的总结,而很少有留名的制作者。例如:蒸汽机的发明就是瓦特在工作中经验的总结,进而推动了工业革命。这可以充分证明,器具的演化就是对器物功能的不断完善与细化的过程。
中国传统设计的首要目的即是某种功能的实现,不管是传统设计还是现代设计,功能始终是衡量设计的一个基本尺度。表现在传统农用器具上,对于器具功能的要求仍然是第一性的。作为人们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寻常事物,以虎头风扇车为例,虽然它设计精巧,可以称之为生活的艺术品,但却没有人会将之放置家中当做观赏品。因此,如何实现最佳的清选效果,就成了人们对这类器具的首要功能要求。
虎头风扇车自西汉产生,使用者在其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实现对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