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doc

上传人:夸客客 2022/3/29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摘 要: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作为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领航人,他的家庭教育理论对我国学前教育有重要启示。他对家庭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父母伴随儿童一生。
二、家庭教育的内容
1. 關注儿童的身体健康。陈鹤琴非常注重对儿童身体的养护,提出父母应注意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让儿童多锻炼并摄取充足的营养。“我们晓得强健的身体是儿童幸福的根源,若身体不健全,儿童自然终身受累,而做父母的也要受无穷的痛苦。”[2]卫生****惯是儿童健康的基础,所以父母应当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传授洗脸刷牙的方法等。父母还要注意幼儿护理上的细节,如儿童洗脸要注意到耳鼻和眼睛;给儿童的食物要根据儿童的身体发育规律定时定量;对于食物的存储要放在固定合理的位置等。
2. 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陈鹤琴是我国最早提出研究儿童心理的教育家,他的观察记录和实验为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陈鹤琴在怎样做父母这一节提到:“做父母的要想把儿童养得好,应该问问自己是否懂得养儿童的方法?怎样养育儿童,使得儿童身心两方面都充分而又正当地发育?”[3]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成为父母却不需要经过考试。了解儿童的心理是父母需要掌握的第一门功课。总体来讲,儿童是好游戏、好模仿、好奇的,是喜欢成功的,是喜欢野外生活的,是合群的,是喜欢别人赞许他的。[4]对于儿童来说,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5]他认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父母要充分地观察和了解儿童行为,找出儿童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进行教育和疏导。此外,父母要找出儿童缺乏勇气的原因,训练儿童的胆量,锻炼儿童的勇气,帮助儿童养成勇于尝试的精神。
三、家庭教育的方法
1. 满足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陈鹤琴根据自己的研究、实验,将儿童特点总结为“四心”,即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和游戏心。家长应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儿童创造劳动的环境、游戏的环境、科学的环境、艺术的环境、阅读的环境。要为儿童提供看图画图的机会、剪纸着色的机会、串珠锤击的机会以及浇花、塑泥、玩沙的机会。[6]父母应当做出积极的暗示,尤其是对于儿童的正面行为要及时、详细地给出鼓励。这样会促使儿童重复其良好的行为。父母对于儿童的负面行为要严厉批评,让儿童认识到行为的不良后果。[7]对于儿童的错误行为既不能姑息也不应当纵容,父母应当结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让儿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儿童产生成就感。这不仅使儿童乐于劳动同时也锻炼了儿童的体格。做父母的还应当同自己的孩子成为朋友、伴侣,以游戏的方式教育儿童。[8]
2. 倡导父母以身作则,做好榜样。陈鹤琴认为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对儿童的教育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儿童特别善于观察和模仿,第一个被他们观察和模仿的便是自己的父母。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于儿童来说非常重要。陈鹤琴指出:教养子女第一条原则,就是要遵守“以身作则”。[9]婴幼儿时期的儿童在生活上对父母有很大的依赖,他们对外界的一切都感兴趣。父母是他们第一个直接模仿的对象,是儿童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父母应当对子女公平,在儿童面前态度应当一致,不能欺骗儿童更不能做出不符合社会道德或规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