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口腔科学麻醉
第一页,讲稿共四十一页哦
常用的局麻药
酯类
普鲁卡因 地卡因
酰胺类
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
第二页,讲稿共四十一页哦
利多卡因
最大)
适应症
1、表浅的粘膜下脓肿切开引流
2、三度松动牙的拔出
3、舌根、口咽、软腭的检查
常用药物
1%丁卡因
第十一页,讲稿共四十一页哦
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esthesia)
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注药部位
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麻
醉效果。
第十二页,讲稿共四十一页哦
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esthesia)
适应症
简单的牙槽外科手术
常用药物
1%~2%利多卡因
% ~ 1%普鲁卡因
第十三页,讲稿共四十一页哦
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esthesia)
麻醉方法
1、皮丘注射法
2、骨膜上注射法
3、牙周膜注射法
第十四页,讲稿共四十一页哦
骨膜上浸润麻醉注射针位置
骨膜下浸润麻醉注射针位置
第十五页,讲稿共四十一页哦
上尖牙牙周膜远中侧浸润注射法
上尖牙牙周膜近中侧浸润注射法
第十六页,讲稿共四十一页哦
阻滞麻醉(block anesthesia)
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
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
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第十七页,讲稿共四十一页哦
阻滞麻醉(block anesthesia)
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
2、注射前回抽,检查是否有血
3、注射时手部支点
4、熟悉解剖结构
第十八页,讲稿共四十一页哦
1、上牙槽后神经祖滞麻醉
麻醉区域及效果 除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外的同侧磨牙、牙槽突及其颊侧的牙周膜、骨膜、龈粘膜可被麻醉。
第十九页,讲稿共四十一页哦
进针点: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根部口腔前庭沟作进针点。
患者体位:坐位,头微后仰,上颌合平面与地平面成45°,半张口。
注射方向:注射针与上颌牙的长轴成45°,向上后内方刺人;进针时针尖沿着上颌结节弧形表面滑动,深约2cm。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麻醉药液1.5—2m1。
第二十页,讲稿共四十一页哦
2、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区域及效果 同侧磨牙、前磨牙腭侧的粘骨膜、牙根及牙槽骨等组织被麻醉。
第二十一页,讲稿共四十一页哦
进针点:上颌第二或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患者体位:坐位,头后仰,上颌合平面与地平面成60°,大张口。
注射方向:注射针在腭大孔的表面标志稍前处刺入腭粘膜,往上后方推进至腭大孔,直达骨面,向后上外。
注射量:
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四十一页哦
3、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区域及效果:两侧尖牙腭侧连线前方的牙龈、腭侧粘骨膜和牙槽骨。
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四十一页哦
进针点:腭侧粘膜,左右尖牙连线与腭中缝 的交点
患者体位:坐位,头后仰,上颌合平面与地平面成60°,大张口。
注射方向:自腭乳头基底部入粘膜,然后将针摆向中线,使之与中切牙的长轴平行,向后上方推进约0.5cm。
注射量:--
第二十四页,讲稿共四十一页哦
4、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区域及效果:同侧下睑、鼻;眶下区、上唇、上颌前牙、前磨牙,以及这些牙的唇侧或颊侧的牙槽骨、骨膜、牙龈和粘膜等组织。
第二十五页,讲稿共四十一页哦
口外注射法
进针点:—1cm处,鼻翼外侧1cm处。
患者体位:坐位,头后仰
注射方向:用左手扪出眶下缘,右手持注射器,注射针自同侧鼻翼旁1cm处刺入皮肤;使注射针与皮肤呈45°,向上、后、
注射量:1--2ml
第二十六页,讲稿共四十一页哦
口内注射法
进针点:上颌侧切牙根尖口腔前庭
患者体位:坐位,头后仰,张口
注射方向:注射针与上颌中线呈45°,向上、后、外进针约2cm
注射量:1--2ml
第二十七页,讲稿共四十一页哦
5、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区域及效果: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周膜;前磨牙至中切牙的唇颊侧牙龈、粘骨膜及下唇。
第二十八页,讲稿共四十一页哦
进针点:颊脂垫尖,—,下颌磨牙颌平面上1cm。
患者体位:坐位,大张口,下颌牙平面与地面平行。
注射方向:从对侧两双尖牙之间高出下颌平面1cm左右进针,注射针与中线成45°角,进针2—,直抵骨面。
注射量:2--3ml
第二十九页,讲稿共四十一页哦
第三十页,讲稿共四十一页哦
6、舌神经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