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设备安装调试技术标准〔电气局部〕
目的
鉴于我公司所涉及的门类繁多的自动化设备以及加工的零部件,均属精度较高而批量较小甚至是单机独台的状况,形成互换件比例较小,但工艺灵活性较大的条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依赖于。
2〕所有导线,电缆应符合相应技术条件要求,外表平直、清洁,绝缘层完好,芯线中间不允许有断
股和接头,绝缘层的耐热性应与容许温升和环境温度相适应。
3〕导线与器件的连接除必须采用焊接的情况〔如接插件、指示器件、电子式器件等〕外,一般应
采用接线端头冷压连接。接线端头插线孔截面积应与导线截面积相适应;接线端头的结构应与器件
端子相适应。导线在冷压连接过程中不允许损伤或夹断芯线;所有导线的连接〔特别是保护电路的
连接〕必须牢靠,不得松动。冷压连接处应套大小适宜的绝缘套管。
4〕不同材料的母线或导线的接合,以及它们同电气元件的接头连接时,应尽量防止和消除可能引
起的电化学腐蚀现象。
5〕电器端子上的接线一般是一个端子接一根导线,最多不超过两根导线。从柜外进入柜内的导线、电缆不宜直接连接在器件端子上。柜内必须提供外部接线用的端子板。所有导线及电缆从一个端子到另一个端子之间应是连续的,不应有中间接头。动力电路和测量电路的连接可以直接连到电器端子上。接地保护线〔PE〕应直接连接,禁止使用开关、熔断器及插头插座连接。关键部位的连接应采用双线双点连接。
6〕柜内导线、电缆均采用板前线槽布线〔电子组、部件走线允许例外〕。走线槽外的走线采用竖
直走向。线槽内的导线一般不允许超过线槽容量的70%。导线长度应适宜,应有足够的活动余量。
屏蔽导线的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a〕屏蔽导线可分带外绝缘层的屏蔽导线和不带外绝缘层的屏蔽导线,一般使用带外绝缘层的屏蔽
导线;
b〕屏蔽导线端头不屏蔽的长度为10mm~15mm〔工作电压在500V以下〕;
c〕屏蔽层的接地端按以下方法处理:
1〕在外屏蔽层扩一小孔〔带外绝缘层的屏蔽线应先去除外绝缘层〕,由此孔把内导线挑出,
不允许挑破和拉断内导线的绝缘层,并尽可能保持屏蔽网完好不受损伤;
2〕将内导线剥头,芯线扭紧搪锡,拉直屏蔽层端头搪锡,屏蔽层搪锡或焊接地线时应采取保
护措施,不允许烫伤内导线绝缘层。
设备安装调试技术标准〔电气局部〕
1〕信号线不能与电源线敷设在同一个线槽内或绑扎在同一个线束内,但屏蔽的电源线应与信号线敷
设在同一个线槽〔或线束〕内。
〕模拟信号线需使用屏蔽线。
3〕数字信号线及模拟信号线不能与交流控制信号线装在同一个线槽内。
4〕当安装低阻等电位线到各屏蔽电线〔缆〕接地端有困难或只考虑排除低频或静电干扰时,线缆
屏蔽在一端接地较为适用;输送小信号〔
μ
V或mV〕的模拟信号屏蔽层应一端接地。
5〕数字信号线缆的屏蔽层两端接地可较好地排除高频干扰,但必须安装低电阻等电位线。
6〕强、弱电信号线,数字信号地线与模拟信号地线应分开布设,控制箱进线处的屏蔽一定要接地。
7〕导线与电缆的安装应防止与元器件、零部件、整件的棱角边缘直接接触。当导线及电缆通过底
板、外壳或屏蔽罩孔时,应采用橡皮衬套或其他措施,保护线缆不受损伤。
8〕固定导线束、电缆的金属卡箍应套绝缘套管或垫上衬垫。
9〕导线、电缆靠近热源时,应采用耐热绝缘导线和电缆。当高热有损于导线、电缆绝缘层时,应
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
1〕导线、导线束及电缆的安装应防止与元器件、零部件及整机的棱角边缘直接接触。当其通过外壳
或屏蔽罩孔时,其可能发生机械损伤的活动部位应加保护层。
〕导线束、电缆要可靠地固定在壳体、安装板或其他规定的部位上。固定导线束、电缆的金属卡
箍应套绝缘套管或垫上衬垫。导线束、电缆靠近热源时应采用耐热导线或电缆;当高热有损于导线、电缆绝缘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安装在门上或其他可动部件上的导线长度应适宜,应有足够的活
动余量,其安装固定位置应符合规定。
3〕绑扎成束的导线分支,一般应从线束的侧下方分,打结也应配置在下方,以保持线束上部平整。
4〕导线束、电缆需要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其直径的2倍;在插头插座外壳根部弯曲时,
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其半径的5倍;柜内所有导线与器件端子的连接均应保护一定的过渡圆弧,并
应整齐一致。
5〕电子组〔部〕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