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工厂安全标准内容.doc

格式:doc   大小:227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厂安全标准内容.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7/1/4 文件大小:2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厂安全标准内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班组适用安全标准内容事业部安全标准适用性清单序号标准名称主要内容适用部门班组 1 工伤事故管理工伤事故呈报、处理所有班组 2 劳保用品管理劳保用品配备标准和劣化标准所有班组 3 特殊工种管理程序特种作业人员取证、培训、上岗等管理有天车工、起重工、厂内机动车辆驾驶、电焊气焊等金属焊接切割人员的班组 4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教育管理新职工三级安全教育所有班组 5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检查管理班组日常检查内容所有班组 6 部经济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有关安全考核内容所有班组 7 员工健康管理程序有毒有害工种及体检周期存在有毒有害人员班组 8 危险化学品管理化学品使用、现场标识、储存管理使用化学危险品管理工伤事故管理 2 工伤事故的划分 工伤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职业病事故。 工伤事故的划分 轻伤事故:指职工受伤后歇工满一个工作日的事故。 . 2 重伤事故: 按劳动部《试行“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的通知》中规定的范围确定。 . 3 多人事故:指同时伤及三人以上的事故。 . 4 死亡事故:指当时死亡或负伤后在一个月内死亡的事故。 3 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 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总结经验教训,杜绝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调查处理程序 发生轻伤事故由发生事故的部门负责在 30 分钟内口头报告安环主管部门。工伤职工或职工部门提出工伤申请。事故发生后, 生产部要组织装备、技术、保卫、人事、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等人进行调查处理。工伤职工或职工部门提出工伤申请。生产部在 30 日内填写《轻伤事故报表》一式四份, 经工伤职工部门领导、生产部主管安全领导、主管安全副总经理签字后逐级上报。 3 . 发生重伤事故、多人事故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安环主管部门、工会、保卫等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 3 . 发生死亡事故, 调查报告与重伤事故相同, 特种车事业部要立即向上级安环部门报告, 必要时可请公安部门和检察机关派人共同调查。 3 .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要立即向主管总经理和安环主管部门报告,并保护好现场。如因抢救需要移动现场的物件时必须做好标记。 3 . 安环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拍摄现场实况或绘制现场草图。事故的目击者、知情者要实事求是地向调查人员反映情况,提供线索。 3 . 调查组要认真听取和分析各方面的反映,全面客观地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事故真实原因, 制定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有效措施, 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并起草结论报告,填写《职工重伤死亡事故报表》并报上级安环部门。 3 . 对临时借调到外单位工作的特种车事业部职工发生的工伤事故, 由借调单位进行调查, 并将事故报告转交特种车事业部一份, 存档备查; 对于特种车事业部借调使用的外单位职工发生的工伤事故,由特种车事业部调查上报并将事故报告转给伤者所在单位一份。 3 . 工伤职工或职工部门应在事故发生后 3 日内提出书面工伤申请。生产部在 30 日内填写《轻伤事故报表》一式四份, 经工伤职工部门领导、生产部主管安全领导、主管安全副总经理签字后逐级上报。 4 事故发生后的有关规定 工伤职工去外地治疗, 须经襄樊医院同意, 人事部门部门审定, 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外出治疗。 工伤旧伤复发,须经医院诊断证明,安环主管部门审定属实,方可按因工伤规定处理。 工伤职工伤愈复工前必须由安环主管部门和职工所在单位进行复工教育并签署意见,否则不得安排其上岗工作。 职工工伤后调动工作的, 由调出单位出具证明或复制一份“工伤事故报表”加盖公章后交人事部门。 职工因负伤退休者, 如果需要工伤证明, 由所在单位出证明或复制一份“工伤事故报表”, 加盖公章后交人事部门。 5 其它规定 对于重视安全生产, 积极预防事故发生或虽已发生事故, 但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事故损失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扬和奖励。 对于一切违反安全生产规程、规章制度、违章作业、冒险蛮干或违反劳动纪律或工作不负责任、玩忽职守以致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责任者,以及阻挠事故调查、有意设置障碍、破坏现场、干扰调查者, 情节特别严重的, 按照查处重大伤亡事故的有关规定, 由有关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安全环保教育管理 5 .1 培训的总体要求通过安全、环保培训应使接受培训人员意识到: a) 必须掌握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安全、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 b) 执行方针与程序,实现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c) 工作活动中安全健康状况、实际的或潜在的环境影响, 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