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侵略与反抗第一课鸦片战争.doc

格式:doc   大小:8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侵略与反抗第一课鸦片战争.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1/5 文件大小: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侵略与反抗第一课鸦片战争.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 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教学重点本课主要叙述中国是怎样从一个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过程。重点掌握两大板块、六个问题: 一是林则徐虎门销烟:1.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 向中国走私鸦片。2. 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3. 林则徐虎门销烟, 维护中华民族利益。二是中英《南京条约》:1.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2 .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3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学难点难点是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首先明确半殖民地的含义是形式上独立, 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而后依据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认识条约签订后, 中国虽然是形式上独立的国家, 但其独立自主的政治已开始受到外来的干预; 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冲击,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因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南京条约》的签订,仅仅是开始而已,不要因此造成认识上的错误。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1.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 向中国走私鸦片: 首先由导入框的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疑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在学生充分议论的情况下,教师加以归纳指出: 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而四处扩张, 广阔的中国市场就成为它首选的对象。英国曾经采用外交、贸易等手段想打开中国的大门都未能遂心如意, 后来发现从事毒品贸易可以牟取暴利。( 当时拥有鸦片专卖权的英国东印度公司, 其鸦片每箱成本 200 多卢比, 1817 年在市场上的拍卖价为 1785 卢比, 在中国的卖价为 2 618 卢比, 差额 833 卢比, 折合银元 400 元或白银 280 多两。) 于是英国积极向中国走私鸦片。指导学生看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2. 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指导学生看自由阅读卡, 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吸毒现象和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 让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再概括归纳: 鸦片是一种用***汁熬制而成的麻醉毒品。人一旦吸食鸦片就不易戒除, 一染上毒瘾, 则使人倾家荡产, 家破人亡。请同学朗读炮子谣, 老师再解释含义。引用英国第一任印度总督哈斯丁斯在 1773 年的宣称: “鸦片不是生活必需品, 而是一种有害的奢侈品, 除仅仅为对外贸易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