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7
文档名称:

新《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doc

格式:doc   大小:76KB   页数:9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doc

上传人:朱老师 2022/3/29 文件大小: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
3
?三国演义?每回读后感
1、?三国演义?第一回讲到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都怀有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的远大抱负,他们为此结为异姓兄弟,留下了“桃园三结义“ 起而读书〞的鸿志,最后成为全国人民爱戴的总理。我们要学古人,学****革命先烈,从小立志,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努力学****掌握本领,这样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9、?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讲到曹操在行军路上见麦田成熟,下令将士不许践踏麦田,违令者斩。但是,曹操的马因飞鸟得惊吓,冲入麦田,破坏了大片麦子。曹操割发代首,将士悚然,无不畏惧军令。曹操治军严格,所以军令畅通,军纪严整。我们任何一个集体和团队,也要严格各种纪律,用铁的纪律来约束所有人得行为,让想违纪的不敢越雷池一步,只有这样才能够步调一致,形成合力,这个集体才会有无往而不胜得战斗力。
9
10、?三国演义?第十九回讲到刘备得到谋士徐庶之后,就很器重他,便让徐庶当上了军师。曹操得知徐庶的才学,便想得到徐庶,便把他的老母亲抓以此逼迫徐庶来到曹操手下,但是至此徐庶没有为曹操出一条好计策。这才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典故。我们不难看出,不管什么年代招贤纳士、人员调整做好是遵从人的意愿和想法,强扭的瓜不甜,只有让人欣然接受,才能够激发出个人的潜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否那么,就会事与愿违,互相桎梏。
10
11、?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讲到曹操邀请刘备到小亭畅饮,煮清酒,论天下。席间,刘备问曹操,谁才是一统天下英雄?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听后大吃一惊,手中的筷子不觉掉到地上。这时正值雨季,雷声大作,刘备忙捡起,不慌不忙地掩饰说:“雷声一阵,吓得筷子掉了〞。曹操因此没有多起疑心。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
12
信如神。〞这说明刘备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很强的。其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样尔虞我诈的场景很少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谈话还是很多的,这就要求谨言慎行,夸夸其谈,自吹自擂,甚至过于张扬都会招来人的反感,要机智、巧妙地答复,要善于保护自己,这样才能够在现代社会中赢得大家的欢送和尊重。
12、?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讲到曹操让张绣写书招安刘表。贾诩说:“刘表喜爱结交文人名士,要派个名士才可以“。孔 融推荐一人,名叫祢衡,字正平。曹操召见祢衡,祢衡口出狂言,把文臣武将贬得一无是处,还自夸天文地理,无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曹操见其狂妄,让其做一名击鼓的乐官,后被曹操用去招降刘表,因粗言不逊被黄祖所杀。可见,古往今来的英豪,不管是有多大的才学,有多大的本领,都要谦虚谨慎,要靠真本领说话,不能妄自菲薄,否那么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被大家所唾弃。这也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即使自己的能力和学识超群,也不要自卖自夸,要靠实际的工作成绩来赢得大家的尊重和好评。
12
13、?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讲到关羽探知刘备在袁绍处时,写书信封,辞谢曹操。信中说:关羽早年追随刘皇叔,誓同生死。如今辞别,不是不感谢丞相的大恩,只是当初的承诺不能违背。曹操挂回避牌,遵守许诺,放关羽离开。可以说曹操对关羽的保护是罕见的,倾其所有,但是关羽仍不忘故交,不弃故盟,这就是一种诚信,是大义,因此备受后人推崇,被尊为武圣人、武财神。曹操在这件事情上也是讲诚信,没有为难关羽。互守诚信成就了这段佳话。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信息飞速开展,但更需要讲诚信,讲担当。特别是自己容许的,或者许下的诺言,一定要遵守,一定要践诺,方能立身,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13
 14、?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讲到关羽一路上护送刘备夫人,过曹军五个关口,斩杀六将,直奔汝南与刘备相见。一路艰辛,一边要保护嫂子的平安,一边还要与曹军周旋,还受了箭伤,但是不言退却,更无怨言,足见关羽的作战之英勇,意志之坚决,忠义之慷慨。我们现代人既要学****古人这种为了一个目标,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努力,甚至是牺牲自己的胆识和魄力,更要学****这种侠肝义胆,为知己尽职尽责的情怀,只有这样才能结交一生一世的朋友和知己。
14
15、?三国演义?第三十回讲到袁绍起兵七十万攻打曹操,袁绍谋士沮授建议不要速战,袁绍不听; 许攸建议分几路军马攻打许昌,还建议派重兵驻守囤积粮草的乌巢,袁绍还是不听;最后沮授急谏派兵救急乌巢,但袁绍还是不听。谋士的屡次建议都没有被袁绍重视,丧失了一次又一次赢取胜利的时机。最后许攸投奔曹操,沮授不降被曹操所杀,最后众叛亲离,大败而亡。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要善于倾听身边人的意见和建议,兼听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