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肾肿瘤的治疗和护理
泌尿外科
学习目标
了解肾脏解剖及肾肿瘤的病因病理相关知识
熟悉肾脏肿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掌握肾脏肿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健康教育
肾脏三大基本功能
(1)生肾肿瘤的治疗和护理
泌尿外科
学习目标
了解肾脏解剖及肾肿瘤的病因病理相关知识
熟悉肾脏肿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掌握肾脏肿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健康教育
肾脏三大基本功能
(1)生成尿液、排泄代谢产物。
(2)维持体液平衡及体内酸碱平衡。
(3)内分泌功能。
① 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激肽—缓激肽—前列腺素系统来调节血压。
② 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
③ 活性3 。调节钙磷代谢。
④ 许多内分泌激素降解场所——如胰岛素、胃肠激素等。
⑤ 肾外激素的靶器官。如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等。可影响及调节肾脏功能。
肾肿瘤分类
良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恶性肾癌、肾母细胞瘤、肾盂肿瘤
多发于肾小管上皮细胞
多发生在婴幼儿
多来源于移行上皮细胞
一、肾癌的病因
(一) 吸烟 :
(二) 肥胖和高血压
(三) 职业:
有报道接触金属铺的工人、报业印刷工人、焦炭工人、干洗业和石油化工产品工作者肾癌发病和死亡危险性增加。
(四) 放射:
(五) 遗传:
(六) 食品和药物:
调查发现高摄入乳制品、动物蛋白、脂肪,低摄入水果、蔬菜是肾癌的危险因素。
(七)其他疾病:
有报告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肾癌。
二、肾癌的病理
病理类型:有透明细胞癌(最常见)、颗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等。
肾癌的转移途径:直接浸润、淋巴途径和血运三种途径。
转移部位:肺和骨髂是常见的转移部位。
瘤体多数为类圆形的实性肿瘤,外有假包膜,切面以黄色为主,可有出血、坏死和钙化,少数呈囊状结构。
三、临床表现
肾癌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1。约有30%~50%的肾癌缺乏早期临床表现,多在体检或作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常见的临床表现有:
1、血尿、疼痛和肿块 (肾癌三联征)
2、副瘤综合征
3、转移症状
四、诊断
血尿、疼痛和肿块是肾癌的主要症状,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即应考虑肾癌的可能。肾癌术前诊断依赖于医学影像学检查结果:
1、B超
2、
3、(最可靠)
4、
五、治疗原则
★主要是手术治疗;根治性肾切、肾部分切、腹腔镜下肾切
★目前公认肾癌根治术效果好,可提高生存率;近年来应用腹腔
镜,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肿瘤体积较大时,应术前作肾动脉栓塞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
★肾上极肿瘤和肿瘤已累及肾上腺时,需切除同侧肾上腺组织 ;
★对肾上、下极小于3的肾癌,可考虑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
切除术
★生物治疗对预防转移癌有一定疗效
六、手术前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完善检查、备血
饮食护理
清洁护理
体位及活动
预防并发症
引流管的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术后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
七、手术后护理措施
八、健康教育
注意休息,术后三个月内不要作剧烈运动。可以做一些轻微活动,适当锻炼身体,加强营养,以增强体质,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健康饮食,以清淡、低盐、低脂、优质蛋白、多维生素饮食为主,禁忌高脂饮食。
禁止吸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同时主动配合免疫调节药物治疗以降低肿瘤的复发。
加强职业防护,避免直接接触化工产品、染料等致癌物质。
定期进行肝、肾、肺等脏器检查,以及早发现转移病灶。每半年复查一次,如出现血尿、乏力、消瘦、疼痛、腰腹部肿块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定期复查肾功能及B超,了解肾脏情况。
问题:
1、肾肿瘤的临床表现?
2、通过本次小讲课,结合案例,列举该患者术后可能会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术后常规护理措施。
谢谢
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