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矿山治理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41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矿山治理方案.docx

上传人:zhangshut 2022/3/30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矿山治理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任务的由来
袁花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下称“治理区”)位于原海宁市夹山石料有限
公司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山,矿山因资源量开采到量,于2013年9月关停,因前期矿山开采不规范,部分边坡坡度较陡、高差大,危岩、浮石残存;东南侧边坡坡面残东向和北西两组节理:北西向节理产状75°/80°,节理密度2〜3条/m;北东向节理产状3200/81°为主,往往形成密集节理带,节理密度5〜8条/m。节理面较平直,多呈闭合状,一般无填充物或泥质充填。
、水文地质
治理区周围无河流,地表水体不发育。大气降水均以片流、沟流形式从表面汇入低洼处或治理区中部。宕底无地下水渗出。
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分布在治理区及周围的残坡积层中。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上覆残坡积层孔隙潜水的补给,明显受大气降水影响。治理区最低标高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治理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工程地质
治理区内岩性主要为深灰色晶屑凝灰岩。新鲜岩石在饱和状态下属于坚硬性岩石,质地整体呈致密块状,在自然状态下,稳固性较好。岩石结构类型为厚〜巨厚层状构造,属坚硬岩类。按照GB12719-91标准,治理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
、治理区周边环境
治理区东南面为矿区;治理区北侧为加工机组(正在拆除);治理区东侧为
石料加工场地(正在拆除),治理区东北侧为原矿山生产用房及办公用房,距治理区最近约157m区内有运输公路与乡镇公路相接,距104国道,治理区西侧、南侧为自然山体。
治理区进行削坡和坡面清理工作,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四、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治理设计原则与治理目标
、治理设计原则
1、方案编制应首先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以经济、有效的治理方案实施边坡绿化;
2、按治理方案进行刷坡后应符合规定标高,刷坡后留下的坡面没有残留物,坡面平坦,不留安全隐患;
3、在确定方案时,必须遵循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
4、功能优先、因地制宜整治该区域。通过本方案的实施,首先保证边坡稳定、防止水土流失,使原有裸露的山体得到有效的防护;其次通过草灌结合、以灌为主的复绿原则使山体植被得到重建,防止雨水对坡面的冲刷,从而使山体的水土流失得到更好的控制,消除国道沿线裸露的视觉污染。
、治理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5、《浙江省露天开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技术指南》;
6、《浙江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
7、《浙江省露天开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管理办法》
、治理目标
1、通过对高陡边坡的削坡卸荷,减缓边坡坡角,使整体坡角降低到50
以内,消除边坡危石,从而保证陡倾边坡区的边坡稳定。
2、通过各种基础工程建设,保证治理区坡脚稳定、治理区排水通畅,防止治理区水土流失。
3、采用各种复绿手段,实现整个边坡区的生态恢复,使治理区生态环境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鉴于治理区宕面岩石的岩性、结构面特征以及边坡稳定性特点,本次治理设计及施工中拟采用:通过爆破刷坡、坡面清理修整,挡墙、排水工程建设的实施,保证边坡稳定,治理完成后边坡较为平坦,符合生态治理要求。
、边坡稳定性处理方案
根据现场勘测,整个治理区边坡分为四个小区:I区、II区、田区、IV区,针对其边坡地形、地质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相应办法进行治理。
1、I区
(1)位于治理区南东侧、东侧,顶部为表土及风化层,基岩为凝灰岩,岩
石坚硬、坡角较陡。治理区东侧已有简易便道可至区内顶部,中间有支路至相应平台,设计削坡卸载采用中深孔爆破、水平台阶式自上而下逐层进行。
2、II区
n-1区:位于治理区正东侧,主要为以前矿山开采堆积的表土,堆土厚30m左右,采用机械方式清理至基岩位置即可,清理的表土可回填至宕底(宕底表层,可为宕底土地复垦利用创造条件)。
R-2区:位于治理区东北侧,为风化层,采用机械方式按照一定坡度挖高填低进行平整清理。
3、田区
m-1区:位于治理区西侧(界A-界B连线东侧),主要为表土及风化层,现状坡面坡度、高度能基本满足喷播要求。设计采用机械方式进行清坡。
m-2区:位于治理区西侧(界B正东侧),现状坡面坡度较缓,但边坡高度大于20m设计采用机械方式降低边坡高度并泊坡,使其最终高度小于20m
m-2区:位于治理区西侧(界B-界C连线东侧),主要为表土及风化层,现状坡面坡度、高度能基本满足喷播要求。设计采用机械方式进行清坡即可。
I区、II区、m-2区泊坡总面积为25893褶。
治理区坡面内部基岩整体性完好,通过以上因地制宜的治理,治理区坡面整体坡度降缓到50。以内,坡面上浮石、浮土等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