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qnrdwb 2022/3/30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根本信息
课题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响(第1课时)
作者及工作单位
 南宁十中 卢珍妮
教材分析
,它是初中学****溶液导电性、酸碱盐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根本信息
课题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响(第1课时)
作者及工作单位
 南宁十中 卢珍妮
教材分析
,它是初中学****溶液导电性、酸碱盐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高中学****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根底,所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掌握好这一内容,既稳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使学生学会提醒和理解溶液中化学反响的本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理解了***化钠溶液可以导电,蔗糖溶液不导电,但是对于溶液导电的本质和还有哪些物质能导电并不是很清楚,本课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考虑和互相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目的:1。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响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  .
过程和方法目的: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和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反响概念和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课题引入】
 
 
 
 
1、演示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图片;
2、提出问题:
电源没有接通的时候小灯泡应该是怎样的?
刚刚同学们看到的现象说明电源接通了吗?
这说明这些溶液都具有什么性质?
观察,并考虑问题。
 
 
 
 
 
 
 
 
 
 
 
【课程展开】
 
 
 
 
 
 
 
 
1、抽问学生,注意观察学生答复中的缺乏或错误。
2、讲述科学事实:NaCl、KNO3、NaOH在熔融状态下也可以导电。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30页第一段的内容,初步理解电解质的概念。
4、引导学生对概念本身进展分析,适当提示学生分析的方式。
5、师生互动,得出准确理解电解质概念需要注意的问题。
6、稳固练****br/> 
1、学生答复以下问题并注意老师纠正的地方。
2、阅读教材,注意寻找电解质的概念3、对概念本身的重要字词进展分析.
4、学生代表答复分析结果,其他同学注意分辨其答复,并针对老师的提示对自己的分析结果进展补充。
5、课堂练****和错误考虑.
和学生的知识和经历相结合,使学生能迅速参和到教学活动中来.
【问题引导】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电解质,也知道了电解质溶液可以导电,那么同学们还记得物质导电的原因吗?
学生考虑、交流.
 
 
自然承接,转入重点.
 
【电离的概念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师生互动,共同回忆物理中学过的有关电流的形成及物质的导电性知识,知道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挪动的离子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