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草原上?教学设计
?草原上?教学设计
执教:中和小学 董晴晴
课 题:?草原上?
教 材: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第五册第二课“草原放牧〞单元
设计思路:
1、“声——景——情〞统一,突出教学方法的独特性。
律学习,稳固“3 5 6〞的音高听辩成效。
1、学法:声——境——情
2、内容:旋律听辩与学唱
3、步骤:
〔1〕在旋律中听辨“3 5 6〞和“6 5 3〞,出现时举手表示〔钢琴弹奏〕
〔2〕出示图形谱,随琴唱好“3 5 6〞和“6 5 3〞
〔3〕在老师的带着下,跟琴学唱旋律
4、学习要求:
稳固“3 5 6〞的音高,根本会唱歌曲旋律
本环节设计意图:
1、听记旋律,稳固调性
2、气息训练,为连贯唱法打根底
〔三〕赞美草原、歌词学习,指导声音
1、学法:景——声——情
2、内容:熟悉、理解歌词,感受音乐形象,指导唱歌发声。
3、步骤:
〔1〕学生完整读歌词
师:草原上有哪些美景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歌词。
〔2〕随机创设情景,指导声音表现。
〔3〕在音乐伴奏下,指导学生学习用高位置声音朗读。
4、学习要求:
师启发、引导学生咬字吐字、声音高位置发声及正确归韵。
预设情景:躺在柔软的草地上,仰望蓝天,碧蓝如洗,多么高远的天空。清风拂过,淡淡草香沁人心脾,清晨的阳光笼罩大地,温暖无比。
本环节设计意图:
1、歌词识记
2、指导声音
3、完善情境
〔四〕学唱歌曲,情感表达
1、学法:声——情——景
2、内容:词曲结合,完整唱会与会唱歌曲。
3、步骤:
〔1〕随琴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在情景中指导音准、声音状态。
〔2〕歌曲处理。
A、在景中理解换气处理
方法:
师引导:草原上连绵不断的草浪,轻轻地、柔柔的,你想用怎样的声音表现呢?
〔教师范唱歌曲第一句,第一遍:一小节一换气,第二遍:两小节一换气。〕
生讨论:哪种更能表现大草原的宽广优美?〔两小节一换气,连贯的方法。〕
生观察:看老师手势提示并模仿换气方法。
B、力度变化处理
学习方法:
第一,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感受力度变化带来的不同的情境。
第二,学生讨论:你想象到了什么?老师的歌声有什么变化?
〔草原一望无际,羊群走近时渐强,走远时渐弱等〕
第三,老师运用指挥手势提示、引导学生演唱
4、学习要求:
在景与境中感受连贯的声音和渐强渐弱力度变化带来的“连绵的草浪〞和“草原远景、近景的变化〞,能用歌声表现。
本环节设计意图:
1、完整体验歌曲形象。
2、突出唱歌课特点:声音的训练、力度的体验与表现,在实践中让学生唱会、会唱。
四、改变音乐要素,体验形象变化,深化歌曲理解。
1、学法:声——境——声——景
2、内容:?草原上的一天?
3、步骤:
A、“欢乐的草原〞
〔1〕教师弹奏?草原上?主题变奏
〔2/4拍子,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