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常见传染性疾病常识与预防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病原体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 。
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之个体、感染者之体液及排泄物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洗发、自带水杯和纸巾、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
2020/11/4
14
5、提高身体素质。平
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
吃蔬菜,不挑食,注意营养均衡,增强体质。
6、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若出现了身体不适(特别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应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并前往正规医院诊治。
2020/11/4
15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乙肝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
2020/11/4
16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
全球60亿人口
20亿人曾感染HBV,占全球人口1/3
慢性HBV感染者3. 5-,其中亚洲占2/3 ,中国占1/4
25%~40%最终将死于肝功能失代偿、肝硬化或肝癌
Kew MC. Viral hepatitis & liver disease, 2004
每年因HBV感染相关死亡者100万例,占传染病死亡率第7位
2020/11/4
17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
乙肝患者的体液具有传染性,体液的概念包括唾液、泪液、汗液、乳汁、精液、分泌液、血液,这些都属于人体的体液,只要体液就含有乙肝病毒,就具有传染性。
第一,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遗传传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传播。。主要的是在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触水平传播。
2020/11/4
18
第二,医源性传染
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感染的,这个叫医源性传播,包括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
第三,输血传播
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
2020/11/4
19
第四,密切生活接触传播
包括一起吃饭,生活当中只要皮肤黏膜有受到损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皮肤黏膜受到损害之后乙肝患者的体液再落到你破损的皮肤和粘膜有可能就被感染上;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引起HBV传播,这都叫密切生活感染。
2020/11/4
20
第五,性传播
对于乙肝患者是可以通过性传染的,性传播也是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另外接吻也能传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损了也有这种可能性。
目前蚊虫叮咬不被确认为传染途径。到了传染病医院看着患者,被蚊子叮了一下就恐惧得不得了,没有必要。
2020/11/4
21
乙肝的预防
(一)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法。
(二)传播途径预防
大力推广安全注射(包括针刺的针具),对牙科械、内镜等医疗器具应严格消毒。医务人员应按照医院感染管理中标准预防的原则,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时,均应戴手套,严格防止医源性传播。服务行业中的理发、刮脸、修脚、穿刺和纹身等用具也应严格消毒。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
2020/11/4
22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地方性疾病。
钉螺
血吸虫病传播的唯一中间宿主,没有钉螺血吸虫病就无法传播。
血吸虫病的传染源
本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家畜。
2020/11/4
23
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
必须具备下述三个条件:
带虫卵的粪便入水——病人病畜粪便污染水源
钉螺的存在——钉螺是唯一中间宿主
接触疫水——生产生活方式接触疫水
2020/11/4
24
血吸虫病的危害
血吸虫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三种。急性血吸虫病多发生于一次大量感染或无免疫力的患者,发病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死亡,近年的急性病人中,学生占60%以上。慢性血吸虫病可无明显的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表现为肝硬化和腹水等临床症状。
儿童青少年一旦感染,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减缓或停止,称之为“侏儒型”。
2020/11/4
25
血吸虫病可以治疗和预防
吡喹酮是治疗血吸虫病的有效药物,青蒿琥酯、蒿甲醚是具有杀灭血吸虫童虫作用的预防药物。
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预防晚期血吸虫病的发生和发展。
不接触疫水,就不会感染血吸虫病。
2020/11/4
26
血吸虫病的预防控制
——不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进行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