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手诊的基础知识.ppt

格式:ppt   大小:717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手诊的基础知识.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3/31 文件大小:7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手诊的基础知识.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手诊的基础知识
第一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手与五脏六府的关联图
第二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中国是世界上应用手诊医学最早的国家。 1953 年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就有制陶者的指纹,距今有 6000 多年的历史伸手时首先看对方的拇指与食指的开张距离。
1、拇指与食指张开30度以下者。主其人小心、谨慎、保守、自私,不喜欢改变自己和周围环境。一般身体比较弱些。
2、拇指与食指张开45度者。主其人灵活,适应能力强,慷慨,爱好自由自在,独立能力强,富有同情心。一般身体都比较健康。
3、拇指与食指张开成90度,主其人大方、开朗、仗义,独立心极强,不易受环境束缚,但往往大意、浪费,自我主义。一般身体功能比较旺盛,但肝火盛。
第十二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二、手感看对方
双方握手时,只要感受对比,就会发现每个人给你的感觉都不一样。
(一)手感的对比
1、手感凉:主脾肾阳虚。体弱怕冷,消化吸收能力差。
2、手感热:主心肾阴虚。烦躁,上火,失眠,多梦,紧张。
3、手感湿:主心脾两虚。容易疲倦乏力。手掌多汗者,多为脾胃积热,心火盛、心理压力大,精神易紧张。
4、手感干:主肺脾两亏。皮肤干燥,容易感冒。
5、手感粘:主内分泌失调。特别是糖尿病人多见。
6、手感温暖润泽:主五脏调和。身体健康。
第十三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手感的温度(一)
1、手感热
(1)手感热:握手时对方手感比正常人热。如越握越觉得热,则是一种实热病,多有炎症。但再握时反觉不是很热,往往是一种虚火,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肾阴虚。多见虚火上浮,失眠多梦,心烦,口干口苦,咽喉炎,高血压,糖尿病,阴虚劳热症等。
(2)手掌热:多见失眠多梦,心烦,口干口苦,咽炎、糖尿病、便秘等。
(3)手指热:多见血粘稠高,三脂偏高,血压高,容易疲劳等。
第十四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手感的温度 (二)
2、手感寒
(1)手感寒:手感比正常人寒者,可见于脾肾阳虚,甲状腺功能低下,微循环障碍,经脉运行不畅,容易疲劳,容易感冒,心慌心跳,月经不调等。
(2)手掌寒:多为脾胃虚寒,脾胃消化吸收系统较差,容易消化不良,便溏,疲倦乏力,贫血。女士多见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白带过多。
(3)手指寒:多为心功能衰弱及血液循环较差之症,容易疲劳乏力,难入睡、多梦、心跳心慌、头脑不清、头晕头痛。
第十五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手感温度(三)
3、寒热交错
(1)手指热、手掌寒或手指凉、手掌热或一只手寒、一只手热,多为阴阳失调。多见热天怕热,冬天怕冷;食热上火,食凉觉寒;上热下寒,虚不受补;月经不调,心烦心躁,失眠多梦,容易患上咽喉痛,下面手脚冻等内分泌失调现象。
(2)手掌冬天怕冷,夏天热者多为血虚。  健康人手掌心冬暖夏凉,只要握手时多感受对方的手感,握手也是一种学问,但是握手时首先要知道自己身体素质的手感温度才好比较。
第十六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第十七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面部与五脏六腑的对应图
第十八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现代面诊方法简便易掌握,而且诊断准确率亦较高,是现代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
由于面诊在中医诊断疾病上有很重要的价值,不仅已引起许多现代中医学者的重视,且对面诊又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成果,对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的价值。
第十九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一、面部蟹爪纹斑与疾病
根据临床观察,蟹爪纹在面部斑与主病有一定规律,心病以颞区布纹为主;肝病、肝肾同病以鼻、颊区为主;肺病以颧区为主;肾病以颊区为主;脾病缺乏特异性。经对肺癌、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脑血管、高血压等观察,发现面部蟹爪纹的斑和深浅对诊断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二十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二、面部色诊与危重
面部色诊不仅对慢性病有诊断价值,而且对危重病也有诊断意义。如心衰病人面色黧黑,凡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锁不全者面色萎黄,双颧微红;肝硬变和肝癌病菌人面色甚黑;慢性肾炎尿毒症病人面色黯黑萎黄。
总之,色深沉、重晦暗,主内病、重病、久病;色浅光泽明显主外病、轻病、新病;介于枯晦与明润之间者,其病不甚;若病色如云之飞,则病将愈;如博聚凝滞一团,则病进而难治。
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三、胃胆疾病与色诊
据临床观察证明,胃下垂患者脸部多呈青褐色,形如豆状,色素的深浅与病程长短有关,其色深者为久病。胆囊炎患者鼻翼两则呈浅黄色或深绿色,豆样,呈椭圆形。
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四、小儿疾病与色诊
临床因小儿脉来疾速,难以凭其诊断疾病,帮以察色为主,如面赤多泪,眼泪汪汪为麻疹之前驱症状;面青主惊风;面白为中气不足,多主泄泻吐利;面黄为脾虚久伤或湿热内蕴等,此外,在小儿患急腹症时,面呈灰色;重症白喉患儿呈蜡样苍白。
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