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8
文档名称:

《心电图教学一》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3,972KB   页数:8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电图教学一》ppt课件.ppt

上传人:落意心 2022/3/31 文件大小:3.8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电图教学一》ppt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电图教学一》ppt课件
POWERPOINT
1
心电的发生原理与心电向量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学基础
心电向量的概念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学基础
1、极化阶段
2、除极阶段
3、复极阶段
qRs QS RS rS
3、T波:代表心室复极
4、U波:
5、ST段:心室除极结束到心室复极开始
6、P-R间期:激动从窦房结传到心室所需
的时间
7、Q-T间期:心室除极、复极所需的总
时间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走纸速度:25mm/s
定准电压:1mv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工具:两脚规
测量项目:
各波、段、间期的电压和时间
心率的计算
电压、时间的测量
波幅的测量
波幅的测量
波宽的测量
S-T段移位的测量
取T-P段为对照基线,QRS波起点为
对照点
ST段移位时,-
为测量点
J点
S-T段移位的测量
各段及间期的测量
P波起点到Q波起点 P-R间期
Q波起点到T波终点 Q-T间期
心率的计算
1、测定邻近2个P-P间隔的时间
2、心率整齐时: 心率=60/P-P或R-R间期(s)
3、心率不齐时:
测5个心动周期的P-P或R-R间距,取平均值代入上述公式
4、估算心率: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
1、心率和心律:
正常为窦性
频率范围:60—100次/分
2、P波:
⑴ 形态:钝圆形,可有轻度切迹,峰距<
Ⅰ、Ⅱ、Ⅴ5~Ⅴ6导联——直立
aVR导联——倒置
⑵ :一般<,-
⑶ :<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
窦性P波
时间
电压
3、P-R间期
时间:- s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
4、QRS波
Q波:
主波向上的导联:q波应小于同导联R波的1/4
时间:
坏死性Q波(异常Q波、病理性Q波)
心梗的典型体征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
4、QRS波
主波形态:
Ⅰ、Ⅱ、aVF、Ⅴ4~Ⅴ6导联主波向上
Ⅴ1~Ⅴ6 :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浅
时间:-,<

电压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
6、ST段:
正常:位于基线上,可有轻度偏移
S-T段压低:在R波为主的导联上不应超过

S-T段抬高:(除胸导联

7、T波:
 ⑴.形状: 
  ⑵.方向:多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⑶.时间:-
振幅:大于同导联R波的1/10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
T波形状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
8、U波:
时间:-
电压:<
方向:与T波一致
9、Q-T间期:
时间:-
心房、心室
肥 大
心房肥大
心室肥大
左心房肥大
右心房肥大
双心房肥大
左心室肥大
右心室肥大
双心室肥大
心房P波
左心房肥大
心电图特点:
双峰型P波,峰距≥ , P波时间
>,电压正常,以在Ⅰ、Ⅱ、aVF
导联上最为显著,
典型者多见于二尖瓣狭窄,故称为“二尖瓣型P波”
左心房肥大
右心房肥大
P波尖而高耸,振幅≥,在II、III、
aVF导联表现最突出,称为“肺型P波”
常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
脏病
心电图特点:
右心房肥大
双心房肥大
心电图特点:
异常高大,又增宽呈双峰型的P波
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
心脏病
双心房肥大
心室肥大
(一)左室高电压的表现
1、 RV5> 或
RV5+ SV1>(男性)或>(女性)
2、RaVL> >
3 、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