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病原学免疫学及生化检测
*
病原学、免疫学与生化检测
*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体形细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
;称革兰氏阴性菌(红阴G -)
*
*
五、细菌的培养和分离
大多数细菌可以用人工方法培养,但必须根据不同细菌采取各自适宜的条件,如无菌技术、接种和分离方法、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等
1、样品处理
标本采集是否符合要求,直接影响细菌的检测结果,因此要求除粪、痰、咽拭子等标本,其他样本均应以无菌技术采集。
标本盛于无菌容器内,根据目的菌的种类采用不同的方法采集,标本采集后与时冷藏送检。
*
2、无菌技术
,为达到此目的而采取的技术就是无菌技术或无菌操作,在进行细菌培养检查过程中,无论是标本采集或培养操作,均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培养基等必须严格灭菌,使用过程中不得与未经消毒物品接触,忌长时间暴露于空气手中,有盖的应迅速盖上。
、玻璃等在打开盖后与关闭前,口部应在火焰上通过1-2次,以杀灭可能从空气中落入的杂菌;接种环或接种针每次使用前后,均应在火焰上烧灼灭菌,金属棒或玻璃棒部分亦须转动通过火焰3次。
*
、接种罩或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也勿用口吹以防其他杂菌混入培养物中。
,应将塞子上端夹持于手指间适当位置,不得将棉塞任意放置别处。
*
3、接种、分离与结果观察
接种细菌应用接种环(针)来蘸取细菌标本,进行接种,其程序可分为:灭菌接种环 冷却 蘸取细菌标本 进行接种 接种环灭菌5个程序。
*
细菌的接种与分离技术
平板分区划线法
每划完一区,要将接种环灭菌
2 斜面接种法--常用于双糖管接种
3 液体接种法--糖类微量生化管
4 穿刺法 -----常用于半固体接种
5 倾注平板法--自来水细菌计数
6 涂布接种法--纸片法药敏试验
*
*
*
*
六、生化反应
1、各种细菌具有各自独特的酶系统,因而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分解和合成的代谢产物也不同,这些分解或合成代谢产物又各有不同的生化特点,利用此生化特点来检查代谢产物以鉴别细菌的方法,称为生化反应。
2、生化反应主要分为糖类的代谢试验、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试验、有机酸盐和铵盐的利用试验、呼吸酶类试验与其他酶类试验。
*
糖、醇、苷发酵试验
糖
细菌→
生长分解糖
产酸PH↓
*
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类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或能利用或不能利用,能利用者,或产气或不产气。可用指示剂与发酵管检验。
*
淀粉水解试验
某些细菌可以产生分解淀粉的酶,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
*
O/F(葡萄糖)试验
细菌分解葡萄糖时利用分子氧—氧化型(O)
无氧降解—发酵型(F)
不分解葡萄糖—产碱型(-)
一管加石腊油
F
O
碱
*
ONPG试验
邻-硝基酚+β-半乳糖(黄色 )
β-半乳糖苷酶
细菌+邻-硝基-半乳糖
阳性-黄色
阴性对照-无色
*
本试验可同时观察乳糖和蔗糖发酵产酸或产酸产气(变黄);产生硫化氢(变黑)。葡萄糖被分解产酸可使斜面先变黄,但因量少,生成的少量酸,因接触空气而氧化,加之细菌利用培养基中含氮物质,生成碱性产物,故使斜面后来又变红,底部由于是在厌氧状态下,酸类不被氧化,所以仍保持黄色。
为分解
葡萄糖,不分解乳糖
为分解
葡萄糖、乳糖
为非发
酵菌
H2S
*
沙门氏菌的TSI试验
*
VP、MR试验
葡萄糖
丙酮酸
乙酰甲醇→二乙酰+胍基→红色 VP阳性
肺炎克雷伯菌
甲酸、乙酸PH↓+甲基红试剂→红色 MR阳性
大肠埃希菌
VP
MR
阳
阴
阳
对
*
V-P试验
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