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3
文档名称:

登革热诊断与治疗原则.ppt

格式:ppt   大小:6,274KB   页数:7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登革热诊断与治疗原则.ppt

上传人:1557281760 2022/3/31 文件大小:6.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登革热诊断与治疗原则.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登革热诊断与治疗原则
一、概述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五、临床表现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预后
七、治疗
内容提要
2021/1/12
2
一、概述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放的城镇
三、流行病学(7)
2021/1/12
20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1)
带登革病毒伊蚊
↓叮咬

↓ (增殖)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症)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淋巴组织
↓(增殖、入血、第二次病毒血症)
毛细血管内皮损害

皮疹
2021/1/12
21
2021/1/12
22
二次感染学说:第二次感染Ⅱ型病毒后,机体大量产IgG,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大量补体,使血通透性增高而出血、休克;另外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再激活PLT导致DIC。
病毒变异学说:病毒变异使毒力改变。
免疫调节缺陷学说:登革病毒与寄生物双重感染,使抑制性T细胞减少,IgG和IgE大量产生,导致免疫复合物反响和速发超敏反响同时出现,血管活性介质释放和休克综合征的形成。
全身微血管功能损害,导致血浆蛋白渗出及出血。消化道、心内膜下胃肠粘膜、心包、心内膜、胸膜、腹膜、充血或瘀斑状出血。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2)
2021/1/12
23
DHF/DSS的病理生理改变
血管通透性增加,无毛细血管内皮损伤
患者出现白细胞数量和功能改变
红细胞压积增加
血小板减少及凝血障碍
血浆渗漏是DHF的主要临床表现
在热退期间,血浆大量进入腔隙中,血容量减少
血液浓缩,血压降低
最终导致休克,引起DSS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3)
2021/1/12
24
病理变化:肝、肾、心、脑退行性,心内膜、胸膜、胃肠粘膜、 肌肉、皮肤、 CNS不同程度出血。
皮疹内小血管内皮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瘀斑中有广泛性血管外溢血。
重症患者可有肝小叶中央坏死及淤胆,小叶性肺炎,肺小脓肿形成等
登革出血热病理变化为全身微血管损害,导致血浆蛋白渗出及出血。消化道、心内膜下、皮下、肝包膜下、肺及软组织均有渗出和出血,内脏小血管及微血管周围水肿、出血和淋巴细胞浸润。
脑病患者尸检可见蛛网膜下腔及脑本质灶性出血,脑水肿及脑软化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4〕
2021/1/12
25
五、临床表现 〔1〕
埋伏期:3-14天,通常5-8天。
分型:
WHO:典型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无休克)
登革休克综合征
我国分型:典型登革热
轻型登革热
重型登革热
2021/1/12
26
五、临床表现 〔2〕
(一)典型登革热〔DF)
1、 发热:
***起病急骤,24小时内体温可高达40 ℃,
持续2-7天,体温下降至正常,1天后又再上升,称双峰热或马鞍热;
面潮红、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
儿童起病较慢,病症较轻,体温也较低。
2、疼痛:
头、眼球后、腰背部,周身骨、肌肉、关节疼痛;
2021/1/12
27
登革热病例体温曲线
2021/1/12
28
五、临床表现 〔3〕
3、皮疹:大部分于病程的第3-6天出现,持续3-5天,为多样性皮疹

皮疹先是充血性,如颜面、颈、胸及四肢皮肤潮红,1~3天后变点状出血疹
多为针尖样出血性皮疹〔出血点〕、红斑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等多样性皮疹或“皮岛〞样表现〔特征性皮疹为典型的斑疹或斑丘疹发生交融,中间有少量正常皮肤,称为红色海洋中的岛屿—皮岛〕
在同一患者身上可同时出现两种或多种皮疹
皮疹多先见于四肢,然后逐渐蔓延,最后可分布于全身皮肤
皮疹可有痒感,持续3~5天后逐渐消退,部分可持续2周,疹退后大部分不脱屑及无色素沉着
2021/1/12
29
皮 疹
2021/1/12
30
2021/1/12
31
2021/1/12
32
2021/1/12
33
2021/1/12
34
2021/1/12
35
2021/1/12
36
2021/1/12
37
2021/1/12
38
2021/1/12
39
五、临床表现 〔4〕
4、出血
多发生于病程的第5-8天,25%-50%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皮下、牙龈、鼻、消化道、泌尿系、***出血、注射部位的瘀点等
皮肤、粘膜下出血的范围大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出血点—皮肤或粘膜下的出血范围不超过2mm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