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中国古代史
通过中国古代史的学习,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理解中国古代历史开展的根本线索;可以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识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绘历史事件,初步理解学习历史知识的根本技能
背景:①战国前期,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开展和社会的进步;②秦孝公希望通过变法改变秦国落后挨打场面,,启用商鞅变法.
11详细内容:
铁农具、牛耕的广泛使用
土地私有
封建经济产生
地主阶级变法
封建制度确立
表达规律:
消费力的进步
消费关系变革
(经济根底)
社会制度变革
(上层建筑)
12商鞅变法
背景:①战国前期,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开展和社会的进步;②秦孝公希望通过变法改变秦国落后挨打场面,使国家富强起来。公元前356年,启用商鞅变法.
内容 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
推行县制
13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确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权,促进封建经济的开展
奖励耕战:调动消费者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开展;增强军队的作战力,同时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推行县制:废除分封制,剥夺奴隶主贵族对地方的控制权,增强中央集权,增强中央机构对地方的控制,增强国家的实力。
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在兼并战争中赢得成功。
14商鞅变法
背景:①战国前期,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开展和社会的进步;②秦孝公希望通过变法改变秦国落后挨打场面,使国家富强起来。公元前356年,启用商鞅变法.
内容 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
推行县制
影响 废除了旧制度 是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
促进了农业消费 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根底
进步了军队战斗力
15考虑:
为什么说:“商鞅虽死,而秦法未败”?它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16商鞅变法
背景:①战国前期,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开展和社会的进步;②秦孝公希望通过变法改变秦国落后挨打场面,使国家富强起来。公元前356年,启用商鞅变法。
内容 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
推行县制
影响 废除了旧制度 是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
促进了农业消费 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根底
进步了军队战斗力
成功的原因:一是商鞅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顺应了历史的开展方向;二是秦孝公的支持;三是商鞅思想先进,措施正确,敢于同旧权利作斗争。
启示:(1)改革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但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获得成功。(2)商鞅的勇于改革、,坚持变法,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的大无畏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17百家争鸣
背景:战国时期,社会发生急剧变化,许多思想家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场面。
18
春秋鲁国人 ,
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仁"
教育家: 兴办私学
《诗经》《春秋》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