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90 后毕业季:不着急就业出国读研人数增 20 %以上 2012 年,被称为 90 后入职元年,意思是按常规入学就读时间计算, 1990 年出生的人在 2012 年将作为应届生正式步入职场。这样一代和 80 后一样被贴上标签的年轻人,非主流、叛逆、自我是舆论对他们的评价。就业、考研还是出国?考研长路漫漫,找工作磕磕绊绊,出国前途未卜,哪一种选择,都有着艰难,充满着痛苦。站在这个彷徨的分岔路口,面对这个纠结的取舍问题, 90 后的毕业生又作出了怎样的选择?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北京高校留学读研人数每年以 20 %的速度增长,国内读研的人数仍旧占到班级总人数的 10%-30% ,而 90 后的毕业生似乎并不着急就业,待业人数有所上升。此外,就业签三方协议的学生中 60 %选择回家乡的省会工作。深造一班 40人一半都在准备出国据教育部统计, 201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人数为 万, 比去年增长 % ,创历史新高;据国家公务员局数据显示, 2012 年共有 万人通过国考资格审查,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另外,北京新东方学校老师统计, 2012 年报考 GRE 和 GMA T 这两项用于申请国外硕士的考生人数比去年增长 30% 以上。不难发现 90 后毕业生的出路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就业,而是更多选择继续深造。出国留学特别多。首经贸大学毕业生李新运说,大四上学期有个班 40 名同学中,一半都在准备出国,而后有些保研、有些家里帮忙安排工作、有些拿到银行等企业的 offer ,最终留学的也有 5 人。出者发现越是排名靠前的大学,出国留学的比例越高,以清华大学生物工程系为例,班级总人数 36 人,出国留学读研高达 21 人,超过了 50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行政与行政学系一个 50 人的班级,出国留学的人数也有 15 人之多。为何选择留学?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考虑,已经拿到澳洲国立大学 offer 的王研同学说,出国主要是为了长见识,而且国外的研究生只要修够学分,一年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不像国内必须读 3 年。伯乐留学副总裁刘诗民告诉记者, 90 后的一代人,家庭条件优越,选择出国读研就成了毕业后的主要出路,每年人数以 20 %以上的速度在迅猛增长,从我们公司帮忙办理的情况看,去年毕业出国的学生大概有 1800 人,今年至少在 2000 人。国内考研 万人去挤独木桥狼多肉少是目前国内考研的现状,读研路上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壮观景象。据悉,今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高达 165. 6 万,报名增长率为 %,但重点大学却并未进行扩招,根据往年的录取比例,将有近 70 %的同学落榜。记者走访时发现,甚至不少班级考研出现全军覆没的情况。虽然录取率低,统计结果显示,国内读研的人数仍旧占到班级总人数的 10%― 30 %。保研比较靠谱,考研的分数线太高,如果平时成绩只是中等, 不建议考研。中央财经大学一位辅导员告诉记者,在大四开始时, 班里就统计就业、考研和出国意向的人数,针对部分认为考研比较悬的同学,辅导员和老师都劝其选择其他出路,不要在考研上浪费时间,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听得进去,有些执意要试试,最后把企业校园招聘的高峰都错过了。求职你急我不急 15% 大学生待业在不少高校辅导员看来, 90 后的孩子让人很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