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生药的安全性评价
第一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
第一节 生药内源性有害物质的检测
一、生药中主要的内源性有害物
1. 肝毒性成分
2、肾毒性成分
3、其它毒性成分
第二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
1、肝毒性成分
肝脏m的藤茎)
寻骨风(绵毛马兜铃A. mollissima Hance 的全草)
广防己(广防己A. fangchi Y. et L. D. chou et S. M. Hwang的根)
朱砂莲(朱砂莲A. cinnabarina C. Y. Cheng et 的根茎)等。
其中以关木通、广防己中毒最为多见
红色的为05版药典已删除品种。
第十四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
2. 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AA )
含马兜铃酸(AA)的常见中成药有:
龙胆泻肝丸、耳聋丸、八正丸、纯阳正气丸、大黄清胃丸、当归四逆丸、导赤散、甘露消毒丹、排石颗粒、跌打丸、妇科分清丸、冠心苏合丸、苏合丸、辛荑丸、十香返生丸、济生桔核丸、止嗽化痰丸等。
第十五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
“马兜铃”的连锁反应
2002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宣布禁售70多种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
 香港卫生署发言人宣布:将从2004年6月1日起,停止进口和销售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材及其制剂。
欧盟、澳洲等国也禁止含马兜铃的中药材及中成药进口。
第十六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
“马兜铃”的连锁反应
我国发生了龙胆泻肝丸的“马兜铃酸事件”
龙胆泻肝丸之所以导致肾脏损害,是由于将“木通”误用为“关木通”引起:民国以前的药方都是“木通”;两味中药名虽相近,但关木通属马兜铃科,木通属木通科;木通产于南方,不含马兜铃酸,关木通主产东北,含马兜铃酸,二者根本风马牛不相及,我们自己误用了几十年。
2003年2月28日国家药品监管局发出《关于加强对龙胆泻肝丸监督管理的通知》
第十七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
“马兜铃”的连锁反应
2003年2月28日国家药品监管局发出通知,决定自2003年3月1日起对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按处方药管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3年4月发出通知,取消了关木通的药用标准。
2003年4月15日,国家药监局进一步发出通知,要求生产企业务必于2003年4月30日前将处方中的关木通替换为木通,其他国家标准处方中含有关木通的中成药品务必于2003年6月30日前替换完毕。
第十八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
木通
为木通科植物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 (Thunb.) 。
功效:泻火行水
通血脉。
第十九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
关木通
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mandshuriensis 。
功效: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
第二十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
3、其它毒性成分
(1)生物碱类:乌头中毒一般致死量:川乌3~5 g,草乌3~4 g,~2g,炮制附子30~60g 。乌头碱对人的致死量为3~4mg,其毒性主要表现为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症状,中毒机理是过量的乌头碱先兴奋后麻痹各种神经末梢,甚至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以致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而致死。
川乌 附子
第二十一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
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
乌头碱:C34H47NO11
分子量:
中乌头碱:C33H45NO11
分子量:
次乌头碱:C33H45NO10
分子量:
川乌中的毒性成分
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
乌头炮制解毒机理
乌头炮制解毒机理:
乌头在较长时间的浸泡和煎煮过程中,剧毒性的乌头碱(双酯类)被水解成毒性较小乃至很小的苯甲酰乌头胺(单酯类)和乌头胺(醇胺类)之故。
第二十四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
3、其它毒性成分
(2)阿托品类生物碱:白花曼陀罗、茛菪、小天仙子等含茛菪碱、东茛菪碱和阿托品生物碱,其中毒机理主要为抗M-胆碱能反应,对周围神经则为抑制交感神经机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则为兴奋作用,严重者转入中枢抑制致嗜睡、昏迷。致死原因主要是因脑中枢缺氧,脑水肿而压迫脑干,使呼吸中枢抑制或麻痹,呼吸和循环衰竭。
第二十五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
白花曼陀罗
本品为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罗 Datura metel 。
第二十六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
3、其它毒性成分
(3) 含番木鳖碱类生物碱:马钱子、吕宋果等的种子均含番木鳖碱(士的宁) 和马钱子碱,其中以含番木鳖碱毒性最大,治疗量的士的宁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