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新生儿出院指导.doc

格式:doc   大小:5,190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生儿出院指导.doc

上传人:文艺人生 2022/3/31 文件大小:5.0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生儿出院指导.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生儿出院指导
NICU相关健康教育知识
德化县医院NICU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而造成全身性感染。改病早期症状不典型,首先引人注意的常见症状为不吃、不哭、不和化学性炎症,由于胎儿缺氧,出生后常伴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等多系统损害。足月儿和过期产儿多见。
【病因】
Apgar评分<6分,胎粪吸入鼻咽及气管内,分娩时羊水中混有胎粪,患儿皮肤、脐窝和指甲床有胎粪痕迹,气管内吸引物可见胎粪。
【临床症状】
多数患儿在生后数小时出现呼吸急促(呼吸频率>60次/分)、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呻吟、三凹征、胸廓饱满、发绀。严重者常有意识障碍、颅压增高、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低血钙症和肺出血等表现。
【治疗要点】
尽快清除吸入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氧,保暖,对症处理。维持PaO2在60-80mmHg。及时纠正酸中毒,维持血糖与血钙正常;并发脑水肿、肺水肿或心力衰竭者,应限制液体量。必要时机械通气。
【出院指导】
要保持居室环境安静、舒适,通风良好。合理安排生活起居,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鼓励患儿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提高机体免疫力。
指导患儿休息,要经常翻身及更换体位,教会家长帮助患儿有效咳嗽,拍背协助排痰的方法。
教会家属观察患儿呼吸频率、节律和神志变化的方法,如呼吸突然加快、面色苍白或发绀、鼻翼煽动,为病情加重,应及时就诊。
NICU相关健康教育知识
德化县医院NICU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RDS)又称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呼气末肺泡萎陷,致使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主要见于早产儿,胎龄愈小,发病率愈高,胎龄37周者<5%,32~34周者为15%一30%,小于28周者为60%—80%。此外,糖尿病母亲婴儿(infant of diabetic mother,IDM)、剖宫产儿、双胎的第二婴和男婴, RDS的发生率也较高。
『病因』
PS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 PS于孕18-20周开始产生,缓慢增加,35~36周达肺成熟水平。PS覆盖在肺泡表面,可降低其表面张力,防止呼气末肺泡萎陷,保持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residualcapamty,FRC),稳定肺泡内压,减少液体自毛细血管向肺泡渗出。
早产是PS不足或缺乏的最主要因素,此外PS的合成受体液pH值、体温、肺血流量和激素的影响,因此,围生期窒息,低体温,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母亲低血压所致的胎儿血容量减扒以及IDM由于其血中高浓度胰岛素能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对PS合成的促进作用等,均可诱发RDS。
『临床症状』
出生时多正常,生后2~6小时(严重者生后即刻)出现呼吸窘迫,表现为呼吸急促(>60/分)、发绀、鼻扇、吸气性三凹征和明显的呼气呻吟。呼吸窘迫呈进行性加重是本病特点。严重时呼吸浅表,呼吸节律不整、呼吸暂停及四肢松弛。如出生12小时后出现呼吸窘迫,一般不考虑本病。体格
NICU相关健康教育知识
德化县医院NICU
检查可见胸廓扁平,听诊呼吸音减低,可闻及细湿罗音。一般生后第2、3天病情严重,由于3天后PS的合成和分泌自然增加,4~5天达正常水乳故3天后病情将明显好转。并发颅内出血及肺炎者病程较长。
『治疗要点』
目的是保证通换气功能正常,待自身PS产生增加,RDS得以恢复。机械通气和PS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1.一般治疗 ①保温②监测生命征。③保证液体和营养供应④纠正酸中毒⑤关闭动脉导管⑥抗生素:根据肺内继发感染的病菌(细菌培养和药敏)应用相应抗生素治疗。
2.氧疗(oxygentherapy)和辅助通气
(1)吸氧:根据发绀程度选用鼻导管、面罩或头罩吸氧,因早产儿易发生氧中毒,故以维 持Pa0250—70mmHg(6.7—9.3kPa)和TcSq 85%~92%为宜。
(2)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及常频机械通气
(3)其他:近年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表明当CMV治疗难以奏效时,改用高频震荡端频喷射呼吸机,可减少常频呼吸机的副作用,已取得较好疗效。ECMO对呼吸机治疗无效的病例有一定疗效。
3.PS替代疗法 可明显降低RDS病死率及气胸发生率,同时可改善肺顺应性和通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