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新石器时代玉器文化的典型代表---良渚玉器.doc

格式:doc   大小:5,846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石器时代玉器文化的典型代表---良渚玉器.doc

上传人:文艺人生 2022/3/31 文件大小:5.7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石器时代玉器文化的典型代表---良渚玉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石器时代玉器文化的典型代表---良渚玉器
2010年秋季学期“旅游文物鉴赏”课程作业
3
新石器时代玉器文化的典型代表---良渚玉器
【摘要】良渚玉器数量可观,种类丰富,制作精美,自成体系,是良渚文化时期生产力水平或使用方式稍有区别;第二种,三叉基本平齐。有的左右两叉的上端背部突兀,有贯穿的小孔,中叉的背部上、下端也有突块,并钻有贯穿的小孔。
2010年秋季学期“旅游文物鉴赏”课程作业
9
:王书敏:《良渚文化三叉形玉器》 《四川文物》2005年第2期
迄今为止,三叉形器仅在良渚文化分布中心地区的大型墓葬中仅少量出土,而雕刻着神秘、繁缛的纹饰的则更少。
三.良渚玉器的雕琢工艺
良渚玉器是一种达到人类艺术创造极限的伟大的艺术作品,远远超越于现今工艺美术概念上的工匠创造。其在雕刻工具的探索、花纹雕刻、镶嵌技艺以及砣具的使用、钻孔技术发明等琢玉技艺方面的成就斐然,在我国玉器加工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雕刻工具
本文在前面已经提到,良渚玉器所采用的玉石在矿物类型属于透闪石一阳起石系列,其硬度仅略次于水晶,而且体积较小。在一个没有高硬质工具的时代却能加工出一件件精美的玉器,不得不说是似如神刀操作。如反山遗址出土的“玉琮王”在外壁中部微雕有八个复杂的神徽,每个高不足3c
2010年秋季学期“旅游文物鉴赏”课程作业
9
m,宽不及4cm,却个个刻得生动有神。有的线条比发丝还细,甚至1mm宽度内精刻出四五条笔直平行的细线,~,。:周膺:《良渚文化与中国的起源》 第54页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在肉眼下根本无法看清这些细微的线条,只能借助于现代的高倍数显微镜。
而关于良渚先民们是用了何种雕刻工具的问题存在着三种看法:一是金属工具说,二是鲨鱼牙说,三是石刀片说。笔者比较赞同的是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几位学者提出的看法,他们通过对余杭良渚遗址群的玉、石器系统的科技分析,发现良渚文化的石质加工工具由燧石打制而成,并且由塘山遗址出土的魔棒和切割工具以及反山遗址出土的石钺判断,除石英质燧石工具外,还有硬度更高的叶腊石质火成岩和硅线石以及刚玉片麻岩。:顾冬红、董俊卿、李青会、干福熹:《良渚文化时期玉器的特征与文明发展的关系》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12月第15卷第4期
因此,石刀片最有可能是当时良渚玉器的雕刻工具。
(2).花纹雕刻、镶嵌技艺
良渚玉器在花纹雕刻上融汇了上阴线刻镂、半圆雕、减地浮雕、透雕甚至微雕等多种难度很大的
2010年秋季学期“旅游文物鉴赏”课程作业
10
手法,并且在饰纹上已采用主体纹、地纹和装饰纹三位一体的做法,这可以说是代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玉雕艺术的最高水平。
同样,考古资料表明,良渚玉器的镶嵌艺术也是相当发达。在反山22号墓中出土的3件嵌饰玉粒的象牙器中,玉粒经仔细打磨抛光,其大小亦有芝麻大。:吴诗池、李秀治、周广明:《从良渚文化原始艺术看良渚文化的去向》 《良渚文化探秘》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转引自 《浙江余杭反山良渚文化墓地发掘简报》 《文物》1988年1期
(3).砣具的使用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林华东先生早年曾刊文系统地归纳了良渚琢玉的诸多工序,这其中就提到了“砣切法”,即利用轴带带动扁刃硬石砣轮抹砂水切割玉器。: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 第305-323页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版
而良渚先民利用这一方法所发明的原始琢玉砣具装置,在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了中国琢玉技艺最基本的工具之一。
(4).钻孔技术
良渚玉器的也对后世的琢玉工艺影响深远,从良渚文化玉器的孔痕和遗留钻芯等判断,其钻孔技术有实芯钻法、管钻法和琢钻法三种:①实心钻,指用“木工钻”往复式带动玉石质钻头穿孔。
2010年秋季学期“旅游文物鉴赏”课程作业
12
②管钻,指在竹管下端嵌入若干细小刀石刃片的形式。③琢钻法,指用黑色燧石打制而成的小石钻直接琢挖而成。: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 第305-323页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版
四.良渚玉器的独特纹饰
良渚玉器的纹饰十分丰富,有的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具体形象,有的以象征的符号暗示某种特征;有的图案繁褥,拓扑迷离,有的则廖廖几笔,突出主题,而这些往往又交织在一起, 更增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常见良渚玉器的纹饰有兽面纹、龙纹、鸟纹和云纹等等。不过最令人惊叹,也最具有特色的纹饰,当推神人兽面纹与“鸠山图”。
(1).神人兽面纹
在许多良渚玉器上,都雕刻有神人兽面纹,或繁或简,内涵诡异,具有神秘性和神圣性。以反山遗址出土的“玉琮王”为例,其图饰构造大致是:其最上端为一呈弓形的冠,冠下为一呈倒梯形人脸,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