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人民调解法》学习题库(共32页).doc

格式:doc   大小:63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民调解法》学习题库(共32页).doc

上传人:wwlgqnh 2022/4/1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民调解法》学习题库(共32页).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人民调解法》学****题库
一、填空
1、《人民调解法》于2010年8月28日通过,是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通过的,国家主席胡***签署第34号令予以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共有6章35条。
2、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3、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
4、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
5、调解协议的诉讼时效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调解协议被撤销或者被认定无效后,当事人以原纠纷起诉的,诉讼时效自调解协议被撤销或者被认定无效的判决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
6、具有债权内容的调解协议,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人可以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人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7、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的人民法庭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一般应当适用简易程序。
9、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情况进行统计,并且将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人员组成和调整情况及时通报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10、无效的调解协议或者被撤销的调解协议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调解协议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11、人民调解员是经群众选举或者接受聘任,在人民调解委员会领导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人民调解员包括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聘任的人员。
12、司法行政机关对人民调解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指导和管理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司法所负责。
13、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应当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14、人民调解员依法履行职务,受到非法干涉、打击报复的,可以请求司法行政机关和有关部门依法予以保护。
15、当事人申请调解纠纷,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受理调解纠纷,应当进行登记。
16、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根据需要可以公开进行,允许当事人的亲属、邻里和当地(本单位)群众旁听。但是涉及当事人隐私、商业秘密或者当事人表示反对的除外。
17、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一般在一个月内调结。
18、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中的“五化建设”是指:组织机构正规化、干部队伍专业化、业务工作效能化,所务管理制度化和基础设施标准化。
19、当前政法三项重点工作是指: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
20、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及其组***员,应当向所在地司法所备案;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及其组***员,应当向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备案。
21、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自然村、小区(楼院)、车间等为单位,设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调解小组,聘任调解员。
22、民间纠纷,由纠纷当事人所在地(所在单位)或者纠纷发生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调解。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不了的疑难、复杂民间纠纷和跨地区、跨单位的民间纠纷,由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调解,或者由相关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调解。
23、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应当指定一名人民调解员为调解主持人,根据需要可以指定若干人民调解员参加调解。当事人对调解主持人提出回避要求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予以调换。
24、人民调解员的产生方式为选举和聘任两种。
25、人民调解的本质特征和灵魂是群众性、自治性和民间性。
26、《人民调解法》要求地方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所需经费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这里所说的地方人民政府,包括省、市和县(市、区)三级人民政府。
27、宪法和现行有关法律对人民调解的属性和定位是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28、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人民法院对轻微伤害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