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文档名称:

临床标本的留取.ppt

格式:ppt   大小:1,403KB   页数:5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床标本的留取.ppt

上传人:落意心冢 2022/4/1 文件大小:1.3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床标本的留取.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临床标本的留取
微生物检验标本的特殊性
标本采集时效性
抗生素和消毒剂的干扰
环境微生物和机体正常菌群的污染
标本送检时间
标本来源多样
检验过程中各阶段 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程度
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并不全是来自于实验室 检拆开,连接吸引器,调节吸引器至适宜负压(***:—;小儿:<)。
  ⑤将一次性吸痰管外包装去除,戴手套持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⑥折叠一次性吸痰管末端,插人口腔或鼻腔或人工气道至适宜深度,放开吸痰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地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痰。见吸痰管内有痰液吸出,即折叠一次性吸痰管退出,将一次性吸痰管与吸引器分离(使用人工呼吸机者,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痰前后需吸入高浓度氧气1—2min)。
  ⑦将痰液注入无菌容器(试管)内,如痰液黏稠可用一次性针筒向吸痰管末端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将痰液冲人无菌容器(试管)内。
目测:黄色、灰色、血性、铁锈色,浑浊、 稠厚,呈现团块状的标本为合格标本
痰标本采集与运送
而无色透明、有灰白片状物或黑色小点,有明显食物渣滓、纸屑灰尘的为不合格标本。
痰标本采集与运送
显微镜下筛选:在显微镜下凡脓细胞>25/LP且鳞状上皮<10/LP的标本为合格标本,可进入下一步程序;而脓细胞<10/LP或鳞状上皮>25/LP的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痰标本采集与运送
标本的运送
1. 标本必须立刻送交实验室,最好在2h以内。少量标本应于采集后15~30min内转运。
2. 延迟送检或待处理标本应置于4℃冰箱保存(疑为肺炎链球菌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等苛养菌感染标本不能冷藏),以免杂菌生长,但不应超过24h。
3. 对可疑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如SARS、肺炭疽、肺鼠疫等)的患者检验标本,在采集、运送或保存过程中必须注意生物安全防护。
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

  宜为抗菌药物使用之前的清晨第一次尿液。对于已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允许情况下,建议停药3天后留取标本送检.
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
采集方法
清洁中段尿
  ①女性:采样前用肥皂水冲洗***,再以灭菌水(或温开水)冲洗尿道口,用手指分开阴唇,弃其前段尿,不终止排尿,留取中段尿10—20ml于无菌容器内。
  ②男性:采样前先用肥皂水,再以灭菌水(或温开水) 清洗尿道口,擦干后上翻包皮,弃其前段尿,不终止排尿,留取中段尿10—20ml于无菌容器。
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
耻骨上膀胱穿刺
  主要用于厌氧菌培养或留取标本困难的婴儿、脊柱损伤患者的尿液采集。%的聚维***碘溶液等消毒液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然后使用无菌注射器直接从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上高于耻骨联合2cm处刺入膀胱吸取尿液10—20ml于无菌容器内。
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
导尿管尿
  ①直接导尿法:%—%的聚维***碘溶液等消毒剂消毒会阴局部,用导尿管直接经尿道插入膀胱,先弃其前段尿液约15ml,再留取中段尿液10—20ml于无菌容器内。
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
②留置导尿管法(需在更换导尿管24小时内采集):医院内尿路感染中,临床最常用此法。采集前先夹住导尿管,采集时则松管弃其前段尿液,%—%的聚维***碘溶液等消毒剂消毒导尿管的采样部位,使用无菌注射器斜刺入导尿管(从采样口或靠近尿道口的导尿管管壁)抽取10—20ml尿液于无菌容器内。
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
回肠造口导尿管法:
摘除导管,弃去里面的尿液,%—%的聚维***碘溶液等消毒剂消毒吻合口,再将导尿管插入到清洁的吻合口,直至筋膜的深部采集10—20ml尿液于无菌容器内。
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
小儿收集包
  对于无自控能力的小儿可应用收集包采集尿液,这种装置由于很难避免会阴部菌群污染产生假阳性,所以只有在检验结果为阴性时才有意义。如果检验结果为阳性,应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必要时可使用耻骨上膀胱穿刺或导尿法留取尿液进行复检。
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
尿抗酸杆菌检验标本留取
怀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作尿抗酸杆菌涂片检查时,可用一清洁容器,留24小时尿液送检.
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
标本运送
  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室温下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h(夏季保存时间应适当缩短或冷藏保存)。如果不能及时运送或接种,应4℃冷藏,但保存时间也不应超过8h。
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
注意事项
(1)绝对禁止从集尿袋中采集尿液。
(2)尿液中不应加防腐剂或消毒剂。
(3)若尿液培养前患者曾使用抗菌药 物,应反复多次送检。
(4)多次采集或24h尿不应用于尿液培养。
(5)除非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不应对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常规进行尿液培养。
脓肿及创伤感染标本采集及运送
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