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课.doc

格式:doc   大小:129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课.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1/10 文件大小:1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课.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题课一名词解释: σ s、σ 、σ b、σ k、 HB 、 HRC 二、填空 1 .材料常用的塑性指标有()和() 两种。其中用() 表示塑性更接近材料的其实变形。 2 .检验淬火钢成品件的硬度一般用() 径度,而布氏径度适用于 2ll定()的硬度。 ( ),其单位是()。四、判断 L所有的金属材料均有明显的屈服现象。() 。() 3. σ s是机械零件的设计依据,如果使用σ b代替,则应选择较大的安全系效 5 .实际金属中存在有()、()和() 三类缺陷,位错是() 缺陷、品界是)缺陷。金屑中品粒越细小,晶界面积越()。例题 1 在分析正火作用时,是应根据 C曲线、 CCT 曲线,还是 Fe— Fe 3C相图呢?。所谓正火,即把钢件加热至 Acl 或 Acm 以上, 经一定时间保温后取出空冷,以期获得索氏体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操作。该工艺是在连续冷却过程中进行的,而不是等温冷却,严格地说是不能应用 C 曲线来指导工艺的;同时,该工艺又是较快的冷却,是非平衡的,因而亦不能应用 Fe— Fe 3C相图来分析其冷却转变产物。所以,T 曲线来指导工艺。但是,由于 T 曲线存在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因而可根据 C曲线近似地估计正火连续冷却时的转变产物。那么 Fe— Fe 3C相图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确定正火的加热温度范围时应依据变化了的 Fe — Fe 3C相图;当判断正火的冷却组织时,T 曲线来分析。 T 曲线的资料时,则可利用 C曲线近似地估计正火冷却时的组织。 (1) 拿到题目不做认真分析,T 曲线或错误地回答 C曲线; (2) 只知正火的冷却是在空气中冷却,不与所获得的组织相联系。 (1) ,分析正火的作用时,要考虑加热和冷却两个方面。同时,还有考虑 C 曲线、 CCT 曲线的适用条件以及是否容易获得等。只有经过综合分析,所考虑的问题才全面,如本例分析。(2) 在回答正火的定义时,不能仅记住在空气中冷却,而一定要和所获得的组织(即索氏体)联系在一起,否则就不一定是正火。虽然,在本题中看不出其后果,但对以后课程的学****有影响。 ,但深入理解正火的作用并非易事,决不能只知其一就算了事。,还要与该钢的 C、 CCT 曲线结合起来综合考虑。那么,其他的热处理工艺亦是一样。例题 2钢(即共析碳钢)在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冷却后的转变组织为何? C 曲线来近似地分析不同冷却条件( 即不同热处理工艺)下转变产物的能力。冷却速度①条件下,由于冷却速度缓慢,当缓冷至 i 点时,过冷奥氏体开始转变为 A+ P 组织,继续缓冷至 i 点以下时,即会得到单一的珠光体组织。冷却速度②,表面上观察该冷却速度曲线似乎已经切割了 C曲线,但仔细分析,在临界点以上的一段缓慢冷却实属保温一定时问,此时该合合的组织仍为稳定的奥氏体,它如同仍在左上角的 O点一样,此时奥氏体并不会发生分解。只有继续快速冷却,当其实际冷却速度大于上临界冷却速度时,就一定会获得马氏体组织。我们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