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肺栓塞指南 (2)
第一页,讲稿共五十三页哦
发病概况
国外发病率高
美国:每年约 70 万人患肺栓塞。
法国:年发病数 > 10万
英国:住院PTE
每年死于肺栓塞者约占死亡人数的10 -15%,在临床死3%
DVT体征 26% 10%
发热 7% 17%
面色苍白 11% 9%
任何相关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常规的实验室检查都不能排除和诊断PE,但应高度怀疑急性肺栓塞
对于被怀疑急性肺栓塞的患者,都要根据其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临床可能性评分,以利于进一步的检查。
第八页,讲稿共五十三页哦
D-D二聚体
超声
肺通气/灌注核素扫描 (V/Q scan)
CT扫描
肺动脉造影
肺栓塞诊断方法
第九页,讲稿共五十三页哦
肺栓塞诊断方法
D-二聚体
敏感性95%,特异性40%
肿瘤、炎症、感染、组织坏死和主动脉夹层均可引起D-二聚体升高,因此阳性预测值不高
对于临床低中可能性的PE患者,D-二聚体阴性(<500ng/L)可排除诊断,不需进一步影像学检查
对于临床高可能性的PE患者, D-二聚体正常也不能排除诊断
第十页,讲稿共五十三页哦
超声检查
对诊断DVT的敏感性达90%,特异性达95%
对可疑非高危PE的诊断意义不大,敏感性只有60~70%,而且阴性结果也不能排除PE;但能检测有无右室功能障碍,利于危险分层,也可排除部分心血管疾病
对于高危PE伴有休克或低血压的患者,超声可显示肺动脉高压或右室负荷过重的间接征象,若不能进行其他检查,可根据超声作出PE诊断
肺栓塞诊断方法
第十一页,讲稿共五十三页哦
通气-血流灌注显像(V/Q scan)
具有重要的PE诊断或排除诊断意义,其特异性高,检测结果正常或接近正常时可基本排除PE;V/Q扫描高度可能时PE可能性也高,但应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肺栓塞诊断方法
第十二页,讲稿共五十三页哦
CT
可作出段以上肺栓塞诊断
单层螺旋CT(SDCT)
特异性达90%,但敏感性只有70%,因此SDCT阴性者,必须行下肢静脉加压超声排除诊断
多层螺旋CT(MDCT)
特异性96%,敏感性达83%,可作为PE的一线确诊手段
肺栓塞诊断方法
第十三页,讲稿共五十三页哦
肺栓塞后CT示多发契形阴影,尖端指向肺门
第十四页,讲稿共五十三页哦
肺栓塞诊断方法CTPA
第十五页,讲稿共五十三页哦
轨道征
第十六页,讲稿共五十三页哦
左肺动脉干内的血栓向舌叶延伸
第十七页,讲稿共五十三页哦
肺动脉造影
是诊断PE的“金标准”,但是其为有创检查,易导致致命性的并发症,目前很少使用,并被CTPA取代。
肺栓塞诊断方法
第十八页,讲稿共五十三页哦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推荐的诊断步骤:
临床疑似诊断(疑诊)
确定诊断(确诊)
致病因素的诊断(求因)
第十九页,讲稿共五十三页哦
(一)根据临床情况疑诊PTE(疑诊)
如患者出现前述的临床症状、体征,特别是存
在危险因素者,应进行如下检查:
1.血浆D-二聚体(D-dimer)
2.动脉血气分析
4. X线胸片
5.超声心动图
6.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
第二十页,讲稿共五十三页哦
临床可能性评分
临床可能性:低度<; 高度>
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五十三页哦
(二)对高度疑诊病例进一步明确诊断(确诊)
1.螺旋CT
2.放射性核素肺通气/血流灌注扫描
3.磁共振显像(MRI)
4.肺动脉造影
(4项中,其中1项阳性即可明确诊断)
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五十三页哦
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
早期死亡风险 危险分层指标 推荐治疗
临床表现 右心室功能不全 心肌损伤
(休克或低血压)
高危 + a a 溶栓或栓子切除术
(>15%)
中危 - + +
(3%-15%) - + - 住院治疗
- - +
低危
(<1%) - - - 早期出院或院外治疗
非高危
a:当出现低血压后休克时就不需要评估右心功能和心肌损伤情况。
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五十三页哦
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的主要指标
 临床特征 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