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专题三仿高考计算题巧练(二).doc

格式:doc   大小:243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专题三仿高考计算题巧练(二).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7/1/10 文件大小:2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专题三仿高考计算题巧练(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仿高考计算题巧练(二)( 建议用时: 40 分钟)[ 题组一] 24. 如图所示, 质量分别为 kg、 kg 的弹性小球 A、B 穿过一绕过定滑轮的轻绳, 绳子末端与地面距离均为 m, 小球距离绳子末端 m, 小球 A、B 与轻绳的滑动摩擦力都为重力的 倍,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现由静止同时释放 A、 B 两个小球, 不计绳子质量, 忽略与定滑轮相关的摩擦力,g= 10 m/s 2. 求: (1) 释放 A、B 两个小球后,A、B 各自加速度的大小; (2) 小球 B 从静止释放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5. 如图甲所示, 两平行金属板 A、B 的板长 L= m, 板间距d= m, 两金属板间加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 并在两板间形成交变的匀强电场, , 磁场宽度 D= m, 左右范围足够大,边界 MN和 PQ 均与金属板垂直,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1 × 10 -2T. 在极板下侧中点 O 处有一粒子源,从t=0 时刻起不断地沿着 OO′发射比荷 qm =1× 10 8 C/kg 、初速度 v 0=2× 10 5 m/s 的带正电粒子, 忽略粒子重力、粒子间相互作用以及粒子在极板间飞行时极板间电压的变化. (1) 求粒子进入磁场时的最大速率; (2) 对于能从 MN 边界飞出磁场的粒子,其在磁场的入射点和出射点的间距 s 是否为定值?若是, 求出该值;若不是,求s与粒子由 O 出发的时刻 t 之间的关系式; (3) 在磁场中飞行时间最长的粒子定义为“A 类粒子”, 求出“A 类粒子”在磁场中飞行的时间以及由 O 出发的可能时刻. [ 题组二] 24. 如图所示, 在传送带的右端 Q 点固定有一竖直光滑圆弧轨道, 轨道的入口与传送带在 Q O, 水平传送带上表面为 x 轴建立坐标系, 已知传送带长 L =6m, 匀速运动的速度 v 0=4 m/s. 一质量 m=1 kg 的小物块轻轻放在传送带上 x P=2m的P点, 小物块随传送带运动到 Q 点后恰好能冲上光滑圆弧轨道的最高点 N = , 重力加速度 g= 10 m/s 2. (1) 求N 点的纵坐标 y N; (2) 若将小物块轻放在传送带上的某些位置, . 25. 如图甲所示,在 xOy 平面内存在半径为 R= 16 cm 的圆形有界磁场区域, 有界磁场边界和 x 轴相切于 O点,y 轴上的 P 点为圆心,与y 轴成 60° 角的 MN 为圆形有界磁场的一条直径, MN将磁场区域分成Ⅰ、Ⅱ 轴下方为随时间变化的电场, 电场强度大小为 E=8× 10 -3 V/m ,E-t 图象如图乙所示, 周期 T= × 10 -= T4 时, 第三象限的粒子源 S沿y 轴正方向发射比荷为 10 8 C/kg 的粒子, 粒子经坐标原点 O由y 轴左侧进入磁场区域Ⅰ, 依次经 P、M 两点垂直 MN t= π3 × 10 -4s, : (1) 有界磁场区域Ⅰ中磁感应强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