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文化传薪火翰墨润圣山.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化传薪火翰墨润圣山.doc

上传人:李十儿 2022/4/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化传薪火翰墨润圣山.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化传薪火翰墨润圣山
【摘 要】庐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书法文化源远流长,山间留下的篆、隶、楷、行、草的石刻书法作品已发现的有一千三百余处。笔者在积极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尝试着把高中美术教材《美术·书法》一书中所讲授的书法知识与文化传薪火翰墨润圣山
【摘 要】庐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书法文化源远流长,山间留下的篆、隶、楷、行、草的石刻书法作品已发现的有一千三百余处。笔者在积极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尝试着把高中美术教材《美术·书法》一书中所讲授的书法知识与传扬庐山书法文化相结合。将近年来的摸索与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书法教学方式,供大家借鉴。
【关键词】庐山文化;书法文化;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135-01
一、利用摩崖石刻《龍》进行篆书教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书法》中,第二课《篆书知识与赏析》和第三课《篆书书写指导》中讲授了篆书的一些代表作品和书写的实例介绍,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帮助学生了解篆书包括哪些主要的字体样式,了解篆书的大体特征和发展变化的过程,对汉字的起源和早期的书写状况有所认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篆书,学****如何赏析篆书,提高学****书法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庐山秀峰的一处摩崖石刻《龙》,这是庐山秀峰青玉峡内最大的摩崖石刻,是众多石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篆书。一入龙潭迎面可见,巨大而醒目,气势磅礴,骨力雄强,创作者为南宋乾道间在南康任职的李亦。班级中绝大多数同学都去过庐山秀峰,对这一处的摩崖石刻也都印象深刻。在各种字体中,篆书的笔法最单纯,具有崇高古朴之美,“篆”本是“引书”的意思,行笔取势委婉悠长,贯通畅达,唐代孙过庭说:“篆尚婉而通”。篆书笔画的基本审美特征——圆劲婉通在这一处摩崖石刻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亲眼所见的文化,不仅让他们感受了家乡的美景,更让他们真切的为家乡博大精深的文化感到自豪和骄傲。
二、利用冯玉祥《墨子篇》进行隶书教学
《美术·书法》一书中,第四课《隶书知识与赏析》和第五课《隶书书写指导》这两课主要学****和欣赏历朝历代一系列经典的隶书书迹,使学生初步了解隶书的发展演变历史以及不同的艺术风格,并且要求学生在学****了隶书的基本技法之后,通过认真的观察和临摹,能够比较准确的临摹几种著名的隶书书迹。教学资料中讲到了东汉的《张迁碑》。《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现藏于山东泰安岱庙,而在庐山市的观音桥景区玉渊潭石壁上刻有一篇冯玉祥的《墨子篇》,此处摩崖石刻用汉隶写成,风格接近《张迁碑》,并融入了魏碑结体和气骨,整篇布局严谨工整,一丝不苟。
此篇是冯玉祥在1936年游庐山时,有感于神州动荡,期盼“国家之治,安于庐岳”,挥笔书写《墨子·尚同下》中论治国经邦之语,刻于玉渊潭石壁上。在课堂中,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了此篇书迹,让同学进一步欣赏隶书这种文字特有的宽博朴厚、开张雍容的美感,感受到了隶书特有的韵味,也通过冯将军的事迹加强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一举两得的良好效果。
三、利用东林寺《柳公权残碑》进行楷书教学
《美术·书法》一书中,第六课《楷书知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