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省“十五”能源发展规划
( 2003-5-14 7:04:57 )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争供电”的改革目标,统一
销售电价开始实施。通过改革,省能源行业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管理体制逐步纳入法制接轨, 为今后发
展创造了条件。
3/23
.
节能工作成绩显著。 在“开发与节约并举, 把节约放在首位”方
针指导下,我省节能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九五”时期,万元国生产
总值能耗下降了 25%,预计由 1995 年的 吨标准煤下降到 2000
年的
吨标准煤;年节能率达到
%,节约和少用能源 2500 万
吨标准煤左右,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硫
50 万吨、二氧化碳 1125 万吨、
粉尘
万吨、灰渣 625 万吨。
( 二) 能源发展中存在问题
随着能源供求总量矛盾的缓和, 结构性问题上升为主要矛盾, 成为制约能源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能源生产结构不合理, 优质能源供应不足。由于长期能源紧的历史状况, 造成了能源发展“重能力增长,轻质量结构优化”的倾向。 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过高,
特别是煤炭直接用于终端消费的比例过大,达 50%以上;石油天然气受资源条件限制,近年来产量徘徊不前,供需缺口越来越大。
能源行业部发展不平衡, 结构失调。煤炭采掘能力很大, 但洗选、型煤、配煤等比例仍然偏低。电力行业发电、输电和配电结构矛盾突
出,高压输电网发展滞后于电源建设,导致网架结构弱、输电能力不足、运行可靠性低;城乡配电网建设滞后,制约了生产用电的合理增长,影响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火电设备单机容量过小,造成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电源组成火电比重大,电网调峰能力差,随着电网峰谷差的不断加大,电网安全、经济、可靠运行不断受到威胁。城市居民生活用气普与率比较低, 农村用能品种单调, 洁净能源使用比例低等。
4/23
.
能源管理体制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 改
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国有煤炭企业历史形成的人员多、包袱重、效率
低和竞争力差的问题非常突出,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机制尚未确立,
产权不明晰,市场意识差, 减人提效和下岗分流等措施仍未真正落到
实处。电力垄断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 地方和行业保护主义造成
的市场壁垒还十分严重, 公平竞争难以实现, 电力资源得不到合理配
置;在管理方面,电价混乱,层层加价收费等现象还没有完全纠正,
电力紧时期制订的一些限制和惩罚用电的措施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不同程度地抑制了电力市场的开拓; 由于电价形成机制不尽合理, 导
致全省平均电价水平偏高;由于农村电网落后,加之管理混乱,造成
农村电价过高。因此,严重地制约了全省电力市场的开拓。
节能工作亟待加强。 我省能源利用效率、 效益与全相比还
存在着较大差距,高耗能产品能源单耗比全高 30%左右。而目前节能工作在思想观念、政策引导和宏观管理等方面还比较薄弱,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三)“十五”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
经济结构和市场对能源的要求。 一方面,国民经济变化趋势将对
能源发展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不断提高,预计“十五”期间, 我省能源需求总量将稳步增长; 同时,
由于目前能源供应相对充足, 今后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是结构调整和
技术进步。因此,未来一段时期,能源需求弹性系数将处于较低水平,
初步估计,“十五”期间为 左右,全省能源需求增长的压力相
5/23
.
对减小,为能源结构的调整提供了较大空间。另一方面,市场对能源
的要求更高,能源不仅要在量上全面满足市场需求, 而且要在质量上、价格上、服务水平上、等多方面满足市场的要求。因此,“十五”能源发展的方向应当是更加开放、有序竞争的大市场。
国家能源政策的要求。石油、天然气开发向沿海和西部转移,电力开发重点转向西部水电,客观上对我省能源发展是不利的;但是,国家“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政策又为我省调整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提供了机遇, 提高优质能源和洁净能源